2017-2018年苏教版必修五直面苦难(节选)学案

2017-2018年苏教版必修五直面苦难(节选)学案

ID:34310500

大小:58.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5

2017-2018年苏教版必修五直面苦难(节选)学案_第1页
2017-2018年苏教版必修五直面苦难(节选)学案_第2页
2017-2018年苏教版必修五直面苦难(节选)学案_第3页
2017-2018年苏教版必修五直面苦难(节选)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苏教版必修五直面苦难(节选)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五直而苦难(节选)学案一、语言运用小题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针对每年节节攀高的茅台酒价格,贵州茅台公司高层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经销商保持冷静,不要将现存茅台酒束之高阁,等待高价出售。••••②昨日,火箭队在主场击败国王队,终于报了前几天输球的一箭之仇。赛后阿帅盛赞队员的整体努力,并称是得陇望蜀的雄心使全队最后取得胜利。••••③毕业却不就业,虽然身无长物却又极为挥霍,上海日益壮大的“啃老族”令中国社••••会孝道传统经受严峻考验。④学生回答现代文阅读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低下,常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因此,••••加强阅读理解能

2、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十分重要。⑤要切实保证农民工的根本利益,就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而不是一味地给农民兄弟开空头支票。••••⑥有的人拿礼尚往来、人情世故做幌子,暗地里大行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的勾当,俨••••然不把规矩纪律权威当回事。A.①③④B.①②④C.③⑤⑥D.②③⑥解析:①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不合语境。②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属褒贬误用,不合语境。③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后以此形容除自身外,东西极少。符合语境。④言不由衷:指说出的话不是发自内心的,心口不一。属望文生义,不合语境。⑤空头支票:指不能兑现,即取不到钱

3、的支票。比喻不准备实现的诺言。符合语境。⑥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现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符合语境。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居民消费支出的角度看,在今年前三季度,财政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逐步增加,这导致政府消费支出同比增速逐季上升的态势。B.如今的邛海碧波荡漾,坐拥春早、夏凉、秋爽、冬暖的气候,享受着清新空气,也正因此,这里每年吸引着千万计的海外游客,旅游收入超过100亿元。C.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要达到30Mbps左右,要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他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20Mbps左右

4、。A.“应激性”是生物对刺激做出反应的特性,这种特性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这已经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应激性”把生物行为要达到的目标并没有表述出来。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和“态势”搭配的动词“呈现”,应在“增速”后加“呈现”。C项,不合逻辑,应删掉两个“左右”。D项,语序不当,“并没有”应放在“把”字的前面。答案:B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阁下访问寒舍,我深感荣幸。••B.非常感谢贵校师生给我的热情款待。••C.请留步,足下就此告别。••D.回到老家,务必代我问候双亲大人。••••解析:本题考查用词得体。A项,“寒舍”谦称,指自己的家,恰当。B项,“贵

5、校”尊称对方,恰当。D项,“双亲大人”敬辞,称父母,恰当。C项,“足下”是对朋友的敬称,不能称自己。答案:C2.在下面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与循环经济是从经济层面上突出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值不同,循环发展是从整个发展上重视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不一定会造成污染,①,变废为宝,循环利用,②,因此,③,以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答:①②③解析:回答这个问题,要注重把握语段的意思和空格前后的内容。语段主要介绍了循环发展与废弃物的关系问题。第一个空格

6、,前文说“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不一定会造成污染”,后文写“变废为宝”,由此判断空格处应该填与“关键是要将之放对位置”类似的内容;第二个空格,是延续上一句继续说的,应该和“垃圾资源化”有关;第三个空格,是全段的总结语,从后文达到的结果可知,空格的内容应该和“自觉推动循环发展”有关。答案:①关键是要将之放对位置②使垃圾资源化③要更加自觉地推动循环发展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媒介”这个词司空见惯,却没有人能够把握,因为它是一种“诱因”,是最难以实体化的功能。有了媒介,原本无关的人或事乃至思想,必须发生关联。发生关联之后,相关的人、事和思想,虽并不会马

7、上统合为一个均质单一体,但差异将不复存在。①媒介并非没有人能够把握。②O③O解析:解答此题,需要在把握大意的基础上仔细揣摩语句间的关系。“媒介”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但它并不必然使其发生关系。发生关联之后,相关的人、事和思想并不会马上统合为一个均质单一体,这意味着他们之间依然有差异,“差异将不复存在”的推断不科学。答案:②有了媒介,原本无关的人或事乃至思想并不一定发生关联③发生关联之后,相关的人、事和思想的差异依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