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济慈《夜莺颂》的意象手法对主题的诠释

[讲稿]济慈《夜莺颂》的意象手法对主题的诠释

ID:34353159

大小:59.1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5

[讲稿]济慈《夜莺颂》的意象手法对主题的诠释_第1页
[讲稿]济慈《夜莺颂》的意象手法对主题的诠释_第2页
[讲稿]济慈《夜莺颂》的意象手法对主题的诠释_第3页
资源描述:

《[讲稿]济慈《夜莺颂》的意象手法对主题的诠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济慈《夜莺颂》的意象手法对主题的诠释吴艳萍张明悦(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121001)摘要:约翰•济慈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夜莺颂》中运用各种感官意象把夜莺的欢乐境界描写成五彩缤纷的、令人向往的梦幻世界。诗人借助这种意象手法表达了口己心中强烈的思想感情和对口由世界的向往。关键词:济慈;夜莺颂;意象;主题中图分类号:1106.2文献标识码:A在《夜莺颂》屮,诗人通过夜莺的歌声阐述了其对美好世界的追求,不难看出他试图脱离尘世的痛苦与忧愁。读者亦能看出在梦幻般的美妙世界和残酷的现实面前,诗人又无法永远停留在夜莺的境界,于是他只能借助诗歌的力量,在诗的世界里达

2、到心愿。这是他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体现,也能看岀他在短暂而又痛苦的人生中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济慈在表达这样的主题时,采用了多种意象的表现手法,本文通过对诗人的写作手法的研究进一步探究诗人的心境。济慈(1795—1821),19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出生于伦敦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曲于出身贫寒,济慈一生穷困潦倒。幼年吋期生活悲惨至极。八岁时父亲去世,十四岁时母亲去世。由于生活窘迫,再加上先天遗传因素不好,济慈的身体每况愈下,二十四岁的时候就染上了可怕的不治Z症-肺痛。疾病的困扰使他不得不与自己相恋多年的未婚妻分手。然而身体和精神双重打击却没有让诗人一蹶不振。因为济慈知道只要

3、追求美,才能洞察美,感焙美。这样的信念一直激励着济慈勇敢地走完人生,敏锐高雅的心态是诗人前进的动力,同时也点燃了世人的希望Z路。21岁时开始诗歌创作,181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等长诗是他的巅峰之作,《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是广为流传的脍炙人口的佳作。1818年,23岁的济慈爱上了邻居范妮•布恩小姐,但是那个时候济慈得了严重的肺病,尽管处于热恋中的济慈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是寒酸的经济条件加上病入膏肓的身体状况,诗人只能把美好的憧憬寄托于诗歌当中去。一个春天的早晨济慈坐在花园里的树下,用心体会着春天的气息,温暖的阳光和美妙的

4、夜莺的歌声让诗人冋味着口己和未婚妻曾有的幸福,济慈为这样的美好生活而陶醉,诗人的创作激情也被燃烧起来。于是《枚莺颂》诞生了。《枚莺颂》正是在这种悲愤与渴果中创作出來的。1821年,济慈在朋友的资助下前往意大利治疗休养,但是不幸的是此后不久,由于病情恶化,济慈病逝于罗马,年仅25岁。约翰•济慈在自己短暂的一生屮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这是他对诗歌艺术的孜孜以求和无私奉献。济慈的诗歌是唯美的代表。尽管济慈出身卑微,穷怵I潦倒,疾病缠身,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济慈把自己有生之年无法实现的愿望寄予诗歌,他希果自己的梦想能在诗歌中实现。《夜莺颂》中一系列意象手法的运用源于他对真实世界

5、的仔细品味。这种对口然世界的感知和热爱正是诗人对生活的憧憬。因此《夜莺颂》也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与统济慈运用意象的手法构造了一个美好的梦幻般的世界。首先诗人被役莺的歌声打动,因为“你的幸福使我太欢欣”。夜莺的歌声代表着诗人内心向往的欢愉,夜莺的欢乐境界正是诗人要找寻的,于是济慈借助美酒来到了自己的意象世界“哦,但愿有口葡萄美酒!冷藏在幽深的地窖多年,使人领略到花香,歌唱和阳光的欢乐!哦,但愿有一杯满溢着真正的,殷红的灵泉,杯沿闪烁着连珠的泡沫,使嘴上染着紫色,”这样诗人就能“悄然离开人世,偕你归隐到阴郁的森林。”诗人用意象的手法描述的夜莺的世界正是他自己苦苦追寻的充满了自

6、由和快乐的世界。济慈在诗的前两节通过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味觉意彖和触觉意象将夜莺的生活情境刻画的美轮美奂,“我要一饮而离开尘寰,和你同去幽暗的林中隐没:远远地、远远隐没,让我忘掉你在树叶间从不知道的一切,这样的想象世界着实让诗人心驰神往。夜莺的欢乐境界距离诗人又是如此的遥远,因此他只能寄托希望给诗歌,在诗歌里达到自己所求。因此在第五节,第六节诗屮“去吧!去吧!我要朝你飞去,不用和酒神坐文豹的车驾,我要展开诗歌的无形羽翼,…我已经和你同往!”从这样的字里行间很容易看到诗歌俨然是济慈通往幸福的媒介,我们可以想象诗人乘坐如此美妙的“座驾”飞向幸福的彼岸。徜徉在夜莺的欢乐世界,济慈赏析

7、“夜这般温柔,月后止登上宝座,周围是侍卫她的一群星星;但这儿却不其明亮,除了冇一线天光,被微风带过,葱绿的幽暗,和苔蘇的曲径。我看不出是哪种花草在脚旁,什么清香的花挂在树枝上;在温馨的幽暗里,我只能猜想这个吋令该把哪种芬芳赋予这果树,林莽,和草从,这白枳花,和田野的玫塊,这绿叶堆中易谢的紫罗兰,还有五月中旬的娇宠,这缀满了露酒的麝香蔷薇,它成了夏夜蚊虫内的嗡萦的港湾。这个栩栩如生的世界茯至把读者置身其屮,诗人所用的意彖手法不仅在表现主题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在《夜莺颂》中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