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济慈之诗人形象及其_夜莺颂_之精神.pdf

浅议济慈之诗人形象及其_夜莺颂_之精神.pdf

ID:48113347

大小:56.80 KB

页数:1页

时间:2019-11-25

浅议济慈之诗人形象及其_夜莺颂_之精神.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浅议济慈之诗人形象及其_夜莺颂_之精神.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09No.2借鉴与比较浅议济慈之诗人形象及其《夜莺颂》之精神谢芸摘要起源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积极浪漫主义,同消极浪漫主义有着泾渭之分。本文着重分析了积极浪漫主义代表人物济慈的人物气质特征与其诗作《夜莺颂》之革命精神。关键词:积极浪漫主义西方文学济慈《夜莺颂》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封建主义,诗人不禁感叹“这使人对坐而悲叹的世界;在这里,青掀起了遍及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这标志春苍白、消瘦、死亡,而瘫痪有几根白发在摇摆;在这里,稍着资产阶级反叛占统治地位的古典主义一次文化运动,

2、挑一思索就充满了忧伤和灰色的绝望,而美保持不住明眸的战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也是民族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光彩,新生的爱情活不到明天就枯凋”。面对无法忘却的现在文化上的反映。它带来了文学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全面解实苦痛,即使美酒也无法使诗人忘却尘世的烦恼,诗人只有放。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有着更多共性的文学思潮,它以特通过诗歌的形式来摆脱心中的苦痛,来进入美妙的夜莺世殊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哲学思想为基础,表现为强调主观界,通过诗歌的想象,他借助“诗歌底无形羽翼”,飞到了由精神、个性主义和反判意识,反对古典主义的沿袭守旧和压香草、鲜花组成的美好世界,聆听夜莺的歌唱,这里诗人暂制个性,要求个性解放和

3、绝对的创作自由。他们的文学主张时的忘记了令他悲伤的现实世界。和文学实践,极大地弘杨了人本主义。而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终究是不同的:“呵,失掉了!这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涌现出众多诗人,其中以六大句话好比一声钟,使我猛醒到我站脚的地方!”诗人猛然醒诗人最为著名,而其中生命最为短暂的约翰·济慈(约翰·基来意识到现实世界无法逃避,并做出了于这想象中的美好茨,1795—1821),作为一个诗人,却在其仅有数年的诗歌创世界诀别的决断:“别了!幻想,这骗人的妖童,不能老耍弄作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为数众多又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章。它盛传的伎俩。”这说明诗人正视残酷的现实世界,勇于承他和其他诗人一样,在许

4、多诗篇中都以描写自然和人的真、担自己的责任,这也说明济慈不仅不逃避现实世界,而且具善、美、永恒以及死亡为主题,约翰·济慈的诗篇以“美即是有敢于面对现实的苦痛的精神。真,真即是美”为创作灵魂,他的创作深刻揭示了这一主题一首《夜莺颂》,正是反映约翰·济慈通过夜莺的美妙歌的中心思想,反映了自然和人的崇高精神内涵。声的优美旋律,来表现既渴望幻想中的自由又难以逃出现济慈是一个积极的浪漫主义诗人,而非一个逃避的悲实中生活中悲苦凄惨的矛盾心理,意喻一个以夜莺为代表观主义者。他曾认为艺术的高超之处在于其强烈性,可以使的自由、美好的世界,与其所处的冷酷无情的现实世界之间世上许多不如意的因素,因紧密联

5、系艺术的美和真而消散。的矛盾冲突。诗人以诗明志,表达出作者希冀能像夜莺一样济慈在其诗中描绘了许多不如人意的因素,致使许多学者飞向充满音乐、平静、美好的自由空间,摆脱纷扰、病痛又焦认为济慈悲观厌世,把济慈看作是一个消极的悲观主义者。灼不安的现实困扰这一强烈愿望。然而,约翰·济慈始终清但实际情况是,济慈在处理生活中美与真的矛盾时,并醒地知道,自己仍无奈地处身于严酷的现实世界中。在矛盾不是着眼于人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而是着眼于对现实世心情激烈交替的过程中,诗人最终还是诀别了自己的幻想界的审美。因此,济慈的诗歌表现出来的并非如何去克服、空间,直面现实的斗争与考验。改造外部世界的丑恶与黑暗的

6、事物,而是如何从精神上超通过以上的作品分析,我们发现,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所越这些丑恶与黑暗的事物,如何从精神上将它们与快乐、光表达的,不是消极的、感伤的情调,而是积极地改造世界的明和美好的东西结合起来加以欣赏和审视,从而获得内心豪情壮志。济慈的这种浪漫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色的愉悦,因此这并不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种精神上彩———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集体主义无间融合,革命理想、的驾驭。革命情怀的深沉抒发。他的理想、情怀既个性突出,又共性《夜莺颂》是济慈的代表诗歌,在这首诗的开头写到“你鲜明;既是个人的,又是整个阶级的。而他的个性色彩以及呵,轻翅的仙灵,你躲进山毛榉的葱绿和荫影,放开

7、歌喉,歌唱着夏季”,描绘了一幅心旷神怡的境界。诗歌的作者沉浸革命精神,才使得他的诗作得以流芳百世。在美妙的夜莺的歌声中,分享着大自然的快乐。之后,诗中写道“我的心在痛,困顿和麻木刺进了感官,有如饮过毒鸠,参考文献:又象是刚刚把鸦片吞服,于是向着列斯忘川下沉”(列斯忘[1]施莱格尔:《断片》,《古典文艺理论译丛》,人民文学川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条河,据说饮了此河的水可使人遗出版社,1961年。忘)。这说明诗人要想全身心的投入到大自然的快乐中,必[2]TheNortonA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