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羽审美直觉说试论_席格new

严羽审美直觉说试论_席格new

ID:34421685

大小:160.2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6

严羽审美直觉说试论_席格new_第1页
严羽审美直觉说试论_席格new_第2页
严羽审美直觉说试论_席格new_第3页
严羽审美直觉说试论_席格new_第4页
资源描述:

《严羽审美直觉说试论_席格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3卷第2期中州大学学报2006年4月Vol.23No.2JOURNALOFZHONGZHOUUNIVERSITYApr.2006严羽审美直觉说试论席格(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河南郑州450002)摘要:严羽的/妙悟0说在中国美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妙悟的实质乃是现代意义上的审美直觉。在妙悟中,审美主体运用具象、凭借直觉的穿透力,跨越理性的迷障,对审美对象进行直指本质的审美观照。妙悟内在地要求人与物的返朴归真,回归超越后的生命本真状态,使人与物在自由的审美观照中,实现由极致而冲淡的自由审美之境。关键词:

2、妙悟;审美直觉;审美主体;审美对象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715(2006)02-0080-04审美直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由日本从西方译理所当然地受到了禅宗理论的影响。介到中国的一个美学范畴,大体相当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禅为诗家切玉刀。严羽在5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6中/妙悟0。关于审美直觉的理论,在西方历经演革,主要形成开篇即提出了要/以禅喻诗0的主张,/辄定诗之宗旨,且借禅[1]24-25三种类型:克罗齐的直觉说;以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将以喻。0在5诗辨6中又说:/大抵禅道

3、惟在妙悟,诗道亦[1]10审美直觉的非理性主义运用的直觉说;马利坦的/创造性直在妙悟。0可见,禅是严羽论诗的理论基石。觉0说。当下文论中所使用的/审美直觉0,可以说是对这三禅本是梵语Dhyana一词的音译(禅那)的简称,意为/静种观点的融合。审美直觉与妙悟在质的层面上是一致的,都滤0、/思维修0。宗白华先生在5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6一文强调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生命体验;要求对具象的直接中对禅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他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观照;凭借直觉的穿透力对具象进行审美观照。所以妙悟在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

4、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实质上就是审美直觉。但二者之间又存在一些差异:如妙悟源。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的心灵深处而更为注重审美对象的生命内涵,能将审美对象内化为审美主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2]215-216体的精神存在;审美直觉下的具象着重于现实的层面,强调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0正对具象的直接观照,并且在妙悟中,直觉只是达到审美至高是由于禅的/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0的特征,使禅与艺术境界的一种方式。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严羽才能以禅喻诗。如果说/

5、静穆的简单地讲,审美直觉,也即妙悟,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观照0就是禅宗中的禅定,那么/飞跃的生命0就可以看作/顿体的直接观照。这种审美方式在中华民族开始关注自然之悟0。禅定是禅宗修行的主要方式,是渐进式的,为禅宗的北时就已经出现。它是中华民族崇尚天人合一、将人融入大自宗所继承,形成了/渐悟0。/顿悟0则是南宗创始人六祖慧能然、使人与自然构成对话关系的思想在审美领域中的反映。所创,但它与/渐悟0并不是截然对立的。顿悟与渐悟的关而关于审美直觉的理论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走向成系,可以说为严羽处理妙悟与读书穷理之间的关系

6、提供了依熟。从老庄开始,历经宗炳、虞世南等人的发展,直到南宋严据。羽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妙悟说0,才标志着审美直觉理南宗主张/顿悟0,同北宗的/渐悟0形成鲜明的对立。南论走向成熟。同时,严羽也为审美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宗强调顿悟,实质上是强调通过直觉来体悟禅道,让修道者基础。在静穆的观照中,用人心的灵性去冥合大道。由此南禅中出一现了/当头棒喝0等顿悟形式,使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之中瞬间尽管严羽在5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6中指出,他的理论获得真知,使人产生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心理境界。这样/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

7、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也使禅宗进一步走向生活,在否定之否定中达到生活向审美[1]234壁,拾人涕唾得者。0但实际上,他的美学思想却有着历层次的荡涤与超越。南禅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史的根源,/妙悟0说是在总结他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心,见性即佛。因为排斥文字,南禅走向了具象的悟道方式,由于当时很多文人参禅,以禅入诗、论诗之风盛行。严羽也如认为/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0。让审美收稿日期:2005-07-05作者简介:席格(1978)),男,河南省虞城县人,文学硕士,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

8、实习员,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80#者跳出理性的深渊,转而依靠自己的审美直觉,在百尺竿头然于物外。张戒在5岁寒堂诗话6中提出了/诗贵不迫不露而[6]56更进一步,实现审美活动的飞跃,让生命在审美中诗化。也有余蕴0。姜夔在5白石道人诗说6中提出了/四种高即通过对具象的直接观照,实现对现实中物的超越与升华,妙0:/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