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明清时期的取名特色

唐宋明清时期的取名特色

ID:34454372

大小:28.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6

唐宋明清时期的取名特色_第1页
唐宋明清时期的取名特色_第2页
唐宋明清时期的取名特色_第3页
唐宋明清时期的取名特色_第4页
唐宋明清时期的取名特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宋明清时期的取名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唐宋明清时期的取名特色  从中国取名艺术的发展历史考察,取名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然而也是有规律可寻的过程,社会生活的发展是取名艺术发展的客观基础。统而观之,自夏商至明清,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夏商为一期,周秦为一期,汉魏六朝为一期,唐宋明清又为一期。取名艺术经过了由单名到复名,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唐宋明清间的取名与前期相比,出现了三个特色:一是复名(二字名)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二是取名用字时尚美辞与"引典齐贤"的方式;三是按族谱字辈取名广为流行。  复名使用率随着人口发展,必然越来越高,这是取名艺术的一条基本规律。大致说来,唐、宋、元时代复名的使用率约占人名的一半左右,到了明、清

2、,则逐步递增至60%与70%。  试以上海辞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辞海·文学分册》所收作家人名为例:唐、五代年间共收121人,其中单名60人,复名(二字名)61人,复名使用率占总人数的一半。宋代收97人,单名53人,复名44人;元代40人,单名、复名各20,宋元年间复名使用率也在一半左右。明代收107人,单名40人,复名67人,复名使用率已占60%以上。清代收202人,单名66人,复名136人,复名使用率约占7O%。  值得注意的是,唐宋以后帝王取名也逐步复名化。唐朝帝王取复名的极少,唐二十二帝,取复名者,仅有太宗李世民与玄宗李隆基二人。宋朝十八帝,也只太祖赵匡胤与太宗赵匡义二人(赵匡义

3、又名赵炅)。  但到了明朝,复名就大大增多。明朝十七帝,除成祖朱棣外,自太祖朱元璋至思宗朱由检全系复名。清朝十帝,无一单名,从世祖爱新觉罗福临起至末代皇帝博仪,均系二字取名。上有所好,下必从之。帝王取名复名化,无疑对整个社会人名的复名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唐武则天以后,由于佛道渐衰,科举制度得到了发展巩固,文人学士纷纷趋骛科场,当其时也,"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就成了一般文人习用的取名常用字。  五代时期取名最常见之字(时髦字)是"彦"字。"彦"是知识分子的美称。《尚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孔氏传:"美士曰彦"。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有"五代人多以彦为名条",对唐

4、末以后见于史书以彦为名的大小人物作了钩稽:唐末有宰相徐彦章、左拾遗徐彦枢、供奉官史彦琼、宦官支彦勋、魏博节度史乐彦帧、东川节度使顾彦郎等;梁有著名的铁枪王彦章、大将谢彦章、沧州节度使卢廷彦、寇彦卿等19人;唐、晋之间有中书焦彦宾、供奉官刘彦瑶、伶官史彦琼、兵马都监夏彦郎等28人;晋、汉之间有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保大将军张彦超、先锋指挥使史彦超等26人;汉、周之间有尚辇奉御金彦英、监军李彦从、左卫上将军扈彦珂等12人。  据统计,自唐末至宋初,史书所载以彦为名的大小人物有140余人;且有不少同名,如有11个彦超,7个彦章,7个彦威,7个彦卿,4个彦进。由此可见"彦'在五代之时髦了。  自

5、唐以后,还出现了摘引典故诗文之字取名的做法,这类人名显得高雅深隽,无疑是文人所为。如唐代茶圣陆羽,字鸿渐,系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北宋词人周邦彦,取自(诗经)"彼其之子,邦之彦兮"。清人王先谦,字益君,出自《尚书》"谦受益"之句。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崇尚先贤,希望"先贤再世",取名有意与先贤相连,这也是唐宋以降取名的一个特点。宋人俞成在《萤雪丛说》卷一说:"今人生子,妄自尊大;多取'文、武、富、贵'四字为名。不以'晞颜'为名,则以'望回'为名(按:仰慕'颜回'也);不以'次韩'为名,则以'齐愈'为名(按:仰慕'韩愈'也),甚可笑也。古者命名,多自贬损:或曰愚,或曰鲁

6、,或曰拙,或曰贱,皆取谦抑之义也;如司马氏幼字'犬子',至有慕名'野狗',何尝择称呼之美哉?尝观《进士同年录》:江南人习尚机巧,故其小名多是好字,足见自高之心;江北人大体任真,故其小名多非佳字,足见自贬之意。"从《萤雪丛说》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宋代取名的习俗及与前人的不同之处。  北宋以后,我国出现修续家谱之风,明清尤甚。自欧阳修之《欧阳氏谱图》与苏洵之《苏氏谱图》一出,后起谱牒多效之,重在谱例。修谱颇讲究世次系统,大宗谱例一线贯通,虽数十百世不绝,所谓"绝次不灭长"。  为了明世次,分经纬,永保同宗血脉的长存贯通,北宋以后出现了一种按"字辈谱"取名的方法;凡是同宗同辈,均用一个固

7、定的字代表一代辈分,一代选用一字,秩序井然,世次整肃。所选的取名字辈,大都是文、武、富、贵、昭、德、庆、祥之类的吉字或"五世其昌"、"龙凤呈祥"等古语。  以字辈谱取名还被传进了紫禁城。清皇室自康熙开始,已按字辈命名。清皇朝为了防止满人汉化,特规定满族人用汉字命名,但不得用汉姓,名字只准用二字。一般满族人取名大多选用"安、泰、福、永、全、保、和、富、贵、崇、厚、裕、禄、常、荣、龄、桂、祥"等古字,故同名者甚多。  以字辈谱命名在民间广为流行,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