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知识体系(整合版)

必修3知识体系(整合版)

ID:34466724

大小:433.5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3-06

必修3知识体系(整合版)_第1页
必修3知识体系(整合版)_第2页
必修3知识体系(整合版)_第3页
必修3知识体系(整合版)_第4页
必修3知识体系(整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3知识体系(整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战国)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西汉)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1、概念“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2、历史原因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③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④思想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

2、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3、诸子百家道家老子、庄子实质:代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学派。老子和孔子是春秋晚期,其他为战国时期。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而不是创立者。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4、历史影响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是中国学术文化和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③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二、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一)儒家学派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至圣”)1.主要思想政治:①思想核心是“仁”、“礼”。-46-“

3、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与人”②主张以德治民(含民本思想)教育:①首创私人讲学。②主张“有教无类”。③整理“六经”。2.评价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孟子—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亚圣”)1.思想主张①政治思想:“仁政”(核心)②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③伦理观:主张“性本善”④价值观:先义后利,舍生取义。2.评价:①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②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政

4、、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荀子—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思想主张:①政治: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②民本: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③伦理观:主张“性恶论”④哲学:提出“天行有常”(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规律)和“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等唯物论思想。(二)道家学派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思想主张:①哲学:世界本原是“道”,事物都存在对立面并相互转化。②政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庄子—道家学派代表思想主

5、张:①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②放弃一切欲念,获取精神自由。③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三)法家学派韩非子——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思想主张:①主张以法治国。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③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评价:韩非子把君主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四)墨家学派墨子—墨家创始人兼爱、非攻、节俭、尚贤-46-★中国古代治国思想三种主要观点●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如果你是信奉儒、法、

6、道的老师,该如何遏制学生自习课说话的现象?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第2课

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经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遭到打击→汉初,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一、汉初治国思想——“无为而治”二、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1.加强中央集权:“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3.为人处世标准,维护统治秩序:“三纲五常”学说4.发挥仁政思想:限制土地兼并和轻徭薄赋(民本思想)糅合道家、阴阳五行、法家思想改造儒家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学思之窗】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又杂

8、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①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是因为董仲舒提倡的“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符合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②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③汉武帝的这种做法对于儒学后来发展过程中融合其他学派思想起了推动作用。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原因(1)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