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学的历史和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

鲁迅学的历史和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

ID:34504392

大小:93.6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7

鲁迅学的历史和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_第1页
鲁迅学的历史和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_第2页
鲁迅学的历史和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_第3页
鲁迅学的历史和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鲁迅学的历史和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鲁迅学的历史和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2011-09-2220:58:13作者:张梦阳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浏览次数:73网友评论0条  中国鲁迅学是与五四运动所开创的人的精神解放同步展开的。  1918年5月,在五四文学革命的浪潮中,一篇格式别致、忧愤深广、署名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月刊四卷五号上发表了,这是鲁迅这个光辉的名字第一次在中国出现。8个月之后,在1919年2月1日出版的《新潮》一卷二号上,出现了一篇署名记者的《书报介绍》,向广大读者推荐《新青年》杂志,称“《狂人日记》用写实笔法,达寄托的(Symboism)旨趣,诚然是中国第一篇好小说”。  这位

2、记者是傅斯年,他对《狂人日记》的这次评论,应该看做是中国鲁迅学史的发轫。  鲁迅自《狂人日记》之后,一发而不可收,发表了《阿Q正传》等一系列小说和杂文、散文,出版了《呐喊》、《彷徨》、《坟》等集子,《阿Q正传》还翻译到国外,受到大文豪罗曼·罗兰的赞许,在中国文坛确立了权威地位。1927年11月10日,茅盾以方璧名义在《小说月报》18卷11期上发表了长篇论文《鲁迅论》,成为中国鲁迅学史上的里程碑。  茅盾认为鲁迅的价值在于使读者由阿Q等“老中国的儿女”而看到自己的影子,从中开出反省的道路。这其实是鲁迅在中国最为重要的价值。指出这一点,并加以生动的描述和简明的概括,道出其中的意义

3、,茅盾是第一人。其实质正是点中了“人的精神解放”之穴位。  瞿秋白于1931—1933年期间在上海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与鲁迅结下了亲密的友情。他认真研读了鲁迅杂文以后,编成《鲁迅杂感选集》,选收1918至1932年间具有代表性的鲁迅杂文75篇,并加长篇序言,于1933年7月以何凝名义由上海青光书店出版。这篇著名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就正式问世了。  《序言》把鲁迅的思想发展概括为“从进化论到阶级论”,指出:鲁迅最根本的精神是“为着将来和大众牺牲的精神”,“鲁迅的思想反映着一般被蹂躏被侮辱被欺骗的人们的彷徨和愤激”。纵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来,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但是就当时来说,还

4、是把中华民族对鲁迅的认识推向高峰,是前一时期鲁迅研究成果的精神总结。  1935年5月29日起,李长之的《鲁迅批判》开始在天津《益世报》“文学副刊”和《国闻周报》上连载,每隔一周左右就有整版大文刊出,其阵势和影响都是空前的。1936年1月,结集成书由北新书局正式出版,中国鲁迅学史上第一部鲁迅研究专著问世了。此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此书遭到贬斥,作者李长之先生也为之遭了一辈子罪。  鲁迅本人其实是希望听到“入木三分”的深刻批评,反对“搔痒不着”的浮浅赞谀的。《鲁迅批判》一书最为可贵之处,正是其科学的批判态度,开辟了鲁迅研究领域的学理化道路,象征着鲁迅研究界学理精神的勃兴,也兆示着2

5、0世纪中国精神文化史上科学精神的崛起与挣扎,预示着坚持独立精神的人文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  1937年10月19日是鲁迅的周年祭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鲁迅论》,称赞鲁迅“在艺术上成功了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在革命队伍中是一个很优秀的很老练的先锋分子”,具有“政治的远见”,这是因为“他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也是因为他“深知中国人的生活及其生活法”,“透彻地明了中国的历史”。  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对鲁迅作出了新的高度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

6、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的鲁迅论,远远超越了中国鲁迅学史上以前的所有鲁迅论,把中华民族对本民族伟人的认识提升到了最高境界,长期成为中国鲁迅研究的宗旨,笼罩达半个多世纪。  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研究的务实派学者还是做出了许多成绩。其中足以留存在学术史上的是:冯雪峰的《鲁迅创作的特色和他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陈涌的《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为文学艺术的现实主义而斗争的鲁迅》;唐弢的《

7、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论鲁迅的美学思想》;王瑶的《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李长之的《文学史家的鲁迅》;林辰关于《古小说钩沉》的考证与研究;王士菁在1948年出版的第一部《鲁迅传》基础上重写的新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十卷本《鲁迅全集》;等等。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文革”十年的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开始了。中国文化遭到空前的大浩劫,几乎所有的文化人都被踏倒在地,唯独鲁迅被推上了“神坛”,成为“文革”倡导者们恣意利用的政治工具。然而另一方面,鲁迅的书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借以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