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那苍茫的《野草》

凝视那苍茫的《野草》

ID:34541091

大小:25.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7

凝视那苍茫的《野草》_第1页
凝视那苍茫的《野草》_第2页
凝视那苍茫的《野草》_第3页
资源描述:

《凝视那苍茫的《野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凝视那苍茫的《野草》——再谒鲁迅石地  编定于1927年的《野草》,是鲁迅一生的一个分水岭:此前是激越的奔流,此后是深沉的汪洋。这片苍茫的野草漫生在激流和汪洋的转折点,既是鲁迅早年生活的总结,也是晚年鲁迅定型的基调。  先从生活轨迹来看。《野草》前的鲁迅,自结束其学生生涯以后,就一直没有安分过:他对时代还存热望,对世道还想匡济,为此不惜东奔西走、辗转于途。从1909年归国到1927年,始而省城,继而故乡,忽奔山会,又赴南京;随国民政府北上,因生活风波南下;在厦门居不数月,忽而又投广州,旋即迁居沪上,18年间,蓬转萍飘。这其间,他做教师,任督学,充吏员,兼教

2、授,编杂志,上条陈,办画展,发演讲,闹学潮,打官司--一个文化人可能遭遇的一切,他几乎全尝试过了。虽然他在《呐喊自序》里说自己“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但观其行迹,却是个典型的刺儿头闯将,说是狂生,恐怕也不为过。但《野草》编出之后,鲁迅在上海一住近10年,再也没有挪窝,哪怕其间也曾遭遇了围剿、攻击、辱骂、恐吓,射向他的明枪暗箭仍然一刻也没停止过,甚至还有过国民党特务要暗杀他的传言,他一概报以藐视,凛然不动。而十年之间,除了坚定地捏紧他的“金不换”,再也没有尝试其他的行当:尊为“左联”领导,他不热心日常事务;因生活之需要和书店打交道,他尽量托付友人;

3、对共产党的苏区心存向往,但他谢绝了陈賡和瞿秋白的邀请,并不赴访;--种种迹象表明,他“定下来了”,对自己、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他认定了,不再尝试别的可能性了。  再从著述风格来看。《野草》之前,那个忽而效法章太炎的古奥晦涩、忽而演练白话运动的通俗晓畅的周树人,既有“戛剑生”的狂放,又有“令飞”、“迅行”的恣肆;既有以谐谑出深刻的《阿Q正传》和《风波》,又在《伤逝》、《祝福》中以深情诉凄凉;既可以出“热风”而煦送温暖,又敢于鞭《论衡》而剑拔弩张,还可以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那样地娓娓道来,间或来一点《补天》、《奔月》那样的神秘乖张。而自《

4、野草》编定以后,从《伪自由书》和《准风月谈》开始,直到他逝世前的《且介亭杂文》,虽然仍不乏种种嘻笑怒骂,但沉郁犀利尖锐老辣的风格一以贯之;即便是被编入《故事新编》的《非攻》(1934)和《起死》(1935)这样的小说,也与早年的《补天》、《奔月》风格迥异,截然不同。这时候的鲁迅,“匕首和投枪”已然打造成型,不仅屡试不爽,而且显然偏爱有加,甚至情有独钟,再也不愿更换别样的武器了。  由此,我将《野草》视为鲁迅人生转折的里程碑。  我将《野草》看得如此之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它是诗。那些直抒胸臆的诗句,是灵魂最真诚的吁吐,是个人情怀最无保留的展现,对于一个不再

5、谋求俗世事功,已经放下种种权谋机心的思想家来说,“文如其人”的集中表现,实在莫过于“诗言志”了。通观《野草》全篇,除了那一首意在讽刺的《我的失恋》以外,沉郁悲愤的心境和紧张焦灼的挚情,浸透了每一篇章;那种深味伤痛而刚毅自持的凛然,坦陈绝望却绝不苟且的苍凉,以及向无边的黑暗以命相搏的决心,不正是晚年鲁迅最突出的特点么?  在开篇的《题辞》中,作者以“我”、“野草”和“地火”三个意象为寄托,以“天地有如此静穆”为背景,一面露布着深沉的忧愤,一面寄望于纤弱的生命,但他不能释怀的却是无可逃避的“朽腐”和“空虚”。所以,他刚刚肯定了野草的“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

6、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的顽强的活力,却立刻转入“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的痛切的陈词--如此艰难滋生的生命,终于无改于“静穆”和“空虚”,还有什么样的壮行能得生存、会有意义?这种悲情与热望的交织和冲突,不仅使这篇序诗充满了焦虑和紧张,令读者生揪心的疼痛,还把这样的痛切和悲凉,箭也似地贯穿了全部《野草》,直至那最后的“魂灵被风沙打击得粗暴”、“这样的混沌,这样的阴沉,而且这样的离奇变幻”的《一觉》,那其中“拼命生长他的根,吸取深地中的水泉,来造成碧绿的林莽”的沙漠中的草木,也是短暂的闪现希望,旋即结束于“这是如何的可以感激、而且可以悲

7、哀的事”的无尽感谓中……  紧接《题辞》之后的《秋夜》,让枯树、冷月、寒星、暗夜构成一幅阴森的图画,让寂寞中麻木到对自己的发笑都失去知觉的自我,静听恶鸟那鬼魂夜游般的怪叫,呆看小虫撞火而亡的悲壮。那天空“奇怪而高”,那星星“眨着冷眼”,月亮“窘得发白”,在这一切都那么冷漠寂寥中,“我”注意的却是那些“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的“苍翠精致的英雄们”——那竭力佯装而终难达至的冷漠,愈发凸显了抛撒不下、难以忘怀的执着。  然后是虚实互换的《影的告别》,把由衷的倾吐冷置在一旁:“你”是徒具躯壳的皮相,“影”反而是执拗不苟的灵魂。“影”的“告别”,诉说着与黑暗的决绝和对

8、光明的向往,而“你”的慨叹,却认证了黑暗的深重和光明的无望;那有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