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2

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2

ID:34555619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7

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2_第1页
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2_第2页
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2_第3页
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2_第4页
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2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格心理学论文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班级:11级应用心理班授课教师:于睿姓名:段志伟学号:201108030107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段志伟云南中医学院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最早接触和面对的社会环境,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或第一场所,父母的个体成长发展的第一任教师。从教育顺序来说,儿童接受的首先是家庭教育,然后才是学校教育。因此,家庭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有观点认为家庭对人的塑造力是今天我们对人格发展看法的基石,还有观点把家庭比作“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叶奕乾,2005)。主观家庭环境和客观家庭环境都对儿童

2、人格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关键词:家庭环境;人格发展;影响当代心理学家在研究环境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时提出,为什么来自同一家庭的孩子人格有所不同,并区分了共享环境和非共享环境。共享环境是孩子们在同一个家庭成长共同享有的环境;非共享环境是孩子们在同一个家庭成长却并不共同享有的环境,例如,因为性别、出生顺序和体形等不同,受到父母亲的不同对待。因此,她们认为,同一家庭中的孩子,所处的环境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我们要重视家庭环境的作用,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一)主观家庭环境与儿童1.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最早的人际关系

3、。这种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也影响儿童以后各层次的人际关系。1979年,帕克等人编制了亲子关系量表,一了解被试童年期与父亲、母亲的关系。该量表包括“关心”和“约束”两个维度,分为四个象限,代表四种亲子关系类型:关心多——约束多;关心少——约束多;关心少——约束少;关心多——约束少。研究表明,关心少和约束过严的亲子关系影响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霍妮把儿童寻求安全需要看作人格发展的动力。她指出,儿童是无能的,要满足这些需要,完全依赖父母。如果父母对子女是温和慈爱的,儿童的安全需要就能够得到满足,儿童的人格就能得到正常发展;如果父母对子

4、女是冷淡甚至是敌意的,儿童的安全需要就得不到满足,就可能导致神经症。人本注意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2岁以内儿童爱的教育特别重要,儿童如果失去了安全、爱和尊重的需要,就很难自我实现。母爱在儿童的人格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缺乏母爱的儿童,往往会形成不合群、孤僻、任性和情绪反应冷漠等不良人格特征。吉里根探讨了依恋对子女人格差异的关系。在他看来,男孩、女孩对父母的不同依恋,造成了他们人格上的差异。在女孩的性不认同形成过程中,年幼女孩对母亲一直保持着某种依恋感;而男孩对母亲保持一种差异感,他们认同父亲但又不强烈的依恋于他,他们与父亲的权威和力量的联系更密

5、切。这种情况导致了女孩更多的形成了关心、关怀的人格特质,而男孩较多的具有努力实现平等、公正的人格特质。2.父母教育方式不同的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有不同的影响。鲍姆令特(D.Baumrind,1971,1975)在一系列的研究基础上归纳出了幼儿父母的三种养育类型,即权威性、专断型和宽容-放纵型。2.1权威型权威型的家长具有较高的民主意识,尊重和理解孩子的个性和独立性,与孩子有较好的情感沟通,在适当的时候对幼儿提供帮助,有积极地亲子关系:这类家长不断地向儿童传达着关心的信息,刺激着儿童主动寻求父母的指导

6、,准确的判断着儿童的需要,并做出积极的回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在幼儿的心中逐步建立起家长的权威形象。在权威教养方式的影响下,儿童更易形成适应社会要求的成熟型情绪调节方式,在民主影响下长大的儿童具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自尊心和自信心较强,并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2]。2.2专制型专制型属于高控制性教养方式,这类家长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但缺乏对规则的解释,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愿望和要求。这样的教养方式使亲子关系变得很不协调,严重的影响了儿童的道德内化,降低了儿童对内部动机的归因,强化了儿童的外部归因,大

7、大影响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的发展,研究发现专制型的教养方式降低了儿童的自信心和果断性,增加了他们的羞辱感和无助感,而且增加了孩子成年后患抑郁症的机会,使儿童缺少社会责任感。2.3放纵型放纵型的家长对儿童充满了积极和热情的态度,但缺乏控制力。很少对儿童的要求提出质疑,对儿童的错误行为也很少惩罚,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采用漠视或接受的态度。这类教养模式下的儿童跟父母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好,但这种教养下的儿童往往具有较高的冲动性和攻击性,缺乏责任感,不太顺从,行为缺乏自制,自信心偏低。(二)客观家庭环境与儿童人格发展1.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对儿童人

8、格发展影响家庭结构对儿童人格发展家庭是人类存在的港湾,儿童成长的摇篮,在这个基本的社会组织中,因其人员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家庭结构。不同的家庭结构由于其构成的独特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