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图像新闻传播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近代图像新闻传播的兴起与发展

ID:34622149

大小:467.2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8

中国近代图像新闻传播的兴起与发展_第1页
中国近代图像新闻传播的兴起与发展_第2页
中国近代图像新闻传播的兴起与发展_第3页
中国近代图像新闻传播的兴起与发展_第4页
中国近代图像新闻传播的兴起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图像新闻传播的兴起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近代图像新闻传播的兴起与发展韩丛耀内容提要中国的图像传播形式兴起较早,持续几个朝代,但在清朝中后期开始逐渐走向衰落。中国近代图像新闻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图像新闻传播的形式重新得到重视,图像新闻开始被用来记录社会现实、反映市民生活和针砭时弊。特别是在清末民初年间,图像新闻发挥了记录近代中国社会动荡激变的多维历史断面的作用,并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民国图像”文化现象。关键词中国近代社会图像新闻清末民初民国图像图像新闻是指刊登在报纸、杂志或其他传播就会发现,其实中国图像传播技术的应用是远远媒体上的图画新闻(新闻漫画等)和影像新闻(新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闻

2、照片等)。所谓的图画新闻是指在报纸、刊物鲁迅先生就认为图像传播始于中国,他说:等特定新闻报道载体上,用线画描绘景物与时事,“镂像于木,印之素纸,以行远而及众,盖实始于专门报道或评论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时事、社会问中国。”①徐康先生在《前尘梦影录》中也论述过题等的视觉事物(thevisua1)。而影像新闻在这里古代中国出现的图文并举的现象:“吾谓古人以是特指摄影新闻(刊登的新闻照片),实际上,它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汉书·艺文志·论是指使用照相机、摄影机、摄像机等机械复制或电语家》,有《孔子徒人图法》二卷,盖孔子弟子画子复制装置和光学成像技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像。武梁祠石刻七十二弟子像,大

3、抵皆其遗法。现场拍摄静态的或动态的新闻影像。图像新闻已经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信息社会不而《兵书略》所载各家兵法,均附有图。⋯⋯晋陶可或缺的媒介形式,甚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潜诗云:‘流观山海图’,是古书无不绘图者。”(2)种方式。大量的文献资料显示,中国是较早兴起图像传播的国度,且中国古代重视图像传播的传统较之文古代中国“图文并茂”的学术传统和图像传播观念的确立字传播有过之而无不及。宋人郑樵在《通志·略》中有过精彩的论述:“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在一些人眼里,图像新闻是舶来品。的确,从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图,至约摄影术的发明到新闻照片的普及,从摄影机的运也;书,至

4、博也。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古之用到电视在现代传媒中的霸主地位,当代图像传播的每一项技术和传播理念的推介无不带有西方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文化和技术的烙印。但如果我们深入地考察一下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举而措之,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近代(1840~1919)图像新闻出版史研究”(项目号:07BXWO07)的阶段性成果。2l0中国近代图像新闻传播的兴起与发展如执左契。后之学者,离图即书,尚辞务说,故人久(1884~1898),发行473期,刊登4000多幅图亦难为学,学亦难为功。虽平日胸中有千章万卷,像,且大多数为“时事”图像。及真之行事问,则

5、茫茫然不知所向。”⑧郑氏还认在当代中国社会,图像新闻报道“时事”、传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学术不及前人与弃图有关,播“新知”的形式已成为现代传播媒体广为采用因为所谓学术大约有二:“一者义理之学,二者辞的一种有效手段——平面媒体有“新闻摄影报章之学。义理之学尚攻击,辞章之学务雕搜。耽道”,电视媒体有“电视新闻报道”,网络媒体有义理者,则以辞章之士为不达渊源;玩辞章者,则“图片报道”、“视频报道”。可以说,图像新闻的以义理之士为无文彩。要之辞章虽富,如朝霞晚形式已占据了当代媒体的大半壁江山,因此有人照,徒煜耀人耳目。义理虽深,如空谷寻声,靡所惊呼“图像时代”、“读图时代”已经来临。实际底止。二

6、者殊途而同归,是皆从事于语言之末,而上,在中国近代新闻传播发展的初期,图像新闻却非为实学也。所以学术不及三代,又不及汉者,抑经历了一段极为艰难和屈辱的时期。有由之。以图谱之学不传,则实学尽化为虚文图像新闻在最初并没有资格像文字新闻那样矣。”④登上版面,在早期的各种新闻报纸刊物上根本就自两汉以来,图像不但传播广泛,而且可以独没有它的踪影。后来的研究者将这种落后于西方自承担书写历史的任务,构建具有时代风格的宏近代的情况归纳为甲乙丙丁几点。实际上,综合大“叙事”。元明以降,小说戏曲的绣像更是具备起来看不外乎两条:一是近代中国文人士大夫以“叙事”的功能。到了清朝,图像参与“叙事”的功文取义,以文

7、报国,以文为荣尚,文章成为全体能开始弱化,图像沦为文字的附庸,不但不能独立“国民”的头等大事,而图式和图像,则被看做是承担书写历史的任务,连讲故事的权力也被剥夺匠人的劳作之事而已,是贩夫走卒、农人文盲之了。对此,鲁迅先生在《连环图画琐谈》一文对当事;二是在物质技术文明上曾一直领先于世界的时图像的现状也有过论及:“古人‘左图右史’,现中华帝国在近代封建皇权的统治下,闭关锁国、夜在只剩下一句话。”曾经辉煌的图像文明就这样郎自大,其技术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