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名师,谈国民书写:书法应从娃娃抓起

对话名师,谈国民书写:书法应从娃娃抓起

ID:34712903

大小:58.8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9

对话名师,谈国民书写:书法应从娃娃抓起_第1页
对话名师,谈国民书写:书法应从娃娃抓起_第2页
对话名师,谈国民书写:书法应从娃娃抓起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话名师,谈国民书写:书法应从娃娃抓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话名师,谈国民书写:书法应从娃娃抓起谈老师素养   优秀语文教师应有好书法   羊城晚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种功底是如何练就的?   黄永光:何谓师范?学高为师,身直为范!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具备一桶水,但这水是什么元素构成?这桶水必须是“综合养分”非常高的。从质量上讲,这应该是长流水,不是静态水。若是死水,就算有一潭,也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学养的要求。   学养素养好才是一个好老师。教育学生做人也应如此。   羊城晚报:语文与书法有联系吗?   黄永光:没有书法的语文教学是难以想象的,为什么呢?因为,文以载道、书以载文,书以载道应该并齐。这个

2、“书”就是“书法”。书法与书写是两个概念:书写可以用电脑、电子技术来代替,书法要用精神。   过去都是提“文以载道”,少提及“书以载文,书以载道”。比如“荷塘月色”这四个字,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写出来的话,意境也出来了,轻重,浓淡,徐疾,实虚,每个汉字都是一幅艺术的图画,非常美。不同老师写,展示汉字的美态都不一样。这是对学生美育的熏陶,电子是无法代替的。   目前,书法教学在学校教育中长期缺失,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遗憾。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好的书法技能。换句话说,若想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其中之一的条件就是书法好。   羊城晚报:目前,在学校里是否对老师有相

3、关(书法)要求?   黄永光:学校已将书法纳入教师基本技能的要求当中,例如在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就有包括板书评比。板书是老师教学整个创造情景的原生态展示,一笔一划,让学生在这过程中能欣赏到美。这是不是语文呢?绝对是啦!谈“完美的语文课”   “诗、书、乐应融为一体”   羊城晚报:以您的理解,怎样的语文课才是完美的?   黄永光:有一次去上海一所小学参观,下午时分,广播响起古筝的乐声,全校学生在书写古诗,诗、书、乐融为一体。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境界,是语文教育的最美好层次。在台湾、日本也是一样,音乐声中,老师在做示范,学生在练字。这才是纯正,有品位的语文教学。 

4、  羊城晚报:这种情景在广州学校中有出现吗?   黄永光:据我所知少年宫应该都可以,至于学校就很少。   羊城晚报:现在有学校开展国学教育,这与您所倡导的是否一致?   黄永光:国学教育根本就包括书法教育。古琴、茶道、书法、文物鉴赏……这些都是国学的内容。国学不仅仅是背背古诗,读读古文。课程结构决定课程特色,课程特色决定人才特色。将国学融入课程主干,就会培养有国学特色的学生。谈国民书写   书法应从娃娃抓起   羊城晚报:现在小学生都开始用电脑了,有老师抱怨:学生写字越来越难看了,是这样吗?   黄永光:现在的学生连书写都有问题,不要说书法了。不单单是学生,

5、成人也是一样。由于工作关系,很多时候收到的文件信封上面的字都“不敢恭维”。首先连称呼都没有:“黄永光收”———连基本称谓都未懂,格式都不及格!   文靓、书靓、格式正!这些在我们很多学校都缺失。语文老师是责无旁贷的。我倡导,书法应该从娃娃抓起,教书法应该从语文教师做起。   羊城晚报:这么说来,大学里的师范生若将来要当语文老师,是否必修书法?   黄永光:对!就是这样。   罗易(插话):现在好像没有……这很奇怪。   黄永光:就是因为没有,所以要从源头找起。这就追溯到一个问题:需要更多能够教书法的人。现在教书法的老师少了。书法是中国的国粹,但现在日本、韩国

6、、新加坡学习书法的氛围比我们还好,这值得思考。   羊城晚报:现在医生都会练就一手好书法,若老师的字都写不好,会否是教育的尴尬?   黄永光:不只医生,就连在酒楼里写菜单的人书法也是很漂亮。这要从民族发展的高度来分析了。“强民族必须要强文化”。强文化必须要重视民族传统的优良文化继承。中国社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这些。有位教授讲过这样一句说话: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最好的国防。   羊城晚报:现在的小孩被称为是“最幸福的一代”,想要什么都可以在父母那里得到满足,但同时却有孩子们在投诉:“我们活得太累了!”您怎么看?   黄永光:天下的父母都愿意在物质层面满足

7、孩子,在精神方面,父母以为给孩子报了奥数班、钢琴班,就算是“尽职尽责”,其实不然。父母首先要知道孩子想要什么、想学什么,而不是你认为孩子应该怎样,或者你觉得孩子需要什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人成才的基本规律。   养育子女,养与育是两个词,不能只养不育。育就要根据育人规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是如此。目前我们缺乏的就是在学校中如何通过发展学生的特长爱好来培育人才,这也是我们为何甚少世界顶级人才的原因。“钱学森的忧虑是有道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