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中学学习反思

建平中学学习反思

ID:34713393

大小:53.3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9

建平中学学习反思_第1页
建平中学学习反思_第2页
建平中学学习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建平中学学习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平中学学习见闻及反思段烈2014年10月16-17日,我们一行十三人,带着校长的嘱托,肩负神圣的使命,在教务处陈主任的带领下,来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上海市。而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上海市建平中学坐落于浦东新区,这个国家级新区也正好是上海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地区。适逢该校70周年校庆,学校举办一场全国性的学术研讨“技术改变课堂——建平中学‘翻转课堂’实践研讨会”。上海市不仅在经济上领跑中国一线城市,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上,也是敢立潮头。这次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对教学改革实践创新的渴求。首先谈谈第一次见识到“翻转课堂”

2、的情景。分别听了一节政治课和历史课。两节课除了内容不同,在形式上别无二致。老师课前首先自己做好微课视频和其它的资料一起上传到一个叫做“门口网”的网站,所有的学生都在课前登陆下载学习,提出疑惑,反馈给老师。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反馈,集中大家比较突出的疑惑做成课堂教学的重点(由同学们合作探究,最后由老师点拨升华)略显遗憾的是这两节课都没有完整的结束,不知道如何督促学生落实过手。还有让我不解的是没有三维目标的体现。结合下午的评课,以及后来的讲座,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建平中学也正走在创新课题实践的路上,(而且这几十年以来一直走在改革的路上,从未停息——冯恩洪校长语)一

3、切都还处于发展摸索阶段,还不太成熟。不过,我为建平人敢于创新的精神所感动。其实无论哪种课堂模式,一旦它不适合学生发展,就应该大胆的改革。能想到很容易,能勇敢的去改革去尝试却不是轻易能做到的。带着这种感动并怀着深深的敬意,我跟随建平人一起对未来课堂的改革发展充满憧憬。尽管问题多多,建平人也不避讳。不去尝试,你怎么知道这种课堂究竟适不适应学生呢?我又为建平人的实事求是态度所折服。所谓“翻转课堂”,其核心和本质是学生地位的翻转,由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被动学到学生主动学,教师有针对的教。形式倒是多种多样的,课前微视频的制作、其他学习资料的上传(但不是传统的学案)是课

4、堂内容的延伸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副校长郑朝晖就翻转课堂的几个误区的解释)关于学校发展,该学校课程中心主任沈正东老师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建平中学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改革创新,永立潮头。除了完成国家课程,该校还开发了各种门类的校本课程。沈老师说: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切行为皆课程。根据统计信息,该校开设的课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校本课程)和国际课程。其中,国家课程是必修课程,满足学生合格的要求;校本课程分为学科类研究性拓展课程、主题活动德育课程以及创新素养课程,这个是落实办学特色追求特长发展的要求;而国际课程是外来课程与校本留学生课程,实现与

5、国际教育对话、接轨。设置八个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科目:语文、外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美术、音乐、艺术;社团活动、社区活动、社会活动等。模块: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是德育与教学的综合体,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与建议

6、。据不完全统计共有高达129门校本课程,据沈老师介绍,校本课程虽然不是必修课程,但是已经纳入学生升学,特别是向高校推荐的重要考核指标,甚至是硬性指标。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有一句话,德育并不是老师制定出规章制度让学生去遵守,谁遵守的好,谁的德育就好。建平中学的德育是以活动为载体,以校本教材为延伸,有目的、有规划、有可持续的。比如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该校精心组织了诸如升旗仪式、军训、职业生涯体验等常规主题活动,以及“南京行”、国庆通宵、主题班会、五月歌会等富有建平特色的主题活动。在生命教育指导方面,他们开设专题讲座、心理课程、关爱生命主题值周活动等。同

7、学们普遍反映,各项主题活动把民族精神、爱国情怀、生命教育等抽象概念化为形式多样的活动(社团活动、科技人文讲座、学生项目设计等),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而且更容易接受。同时,他们在管理上下了狠功夫。首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分=基础学分(学时学分+绩效学分)+特长学分;然后实施特色评价。以金苹果奖、特色三好学生、特长学分以及课程学习诊断及建议书等为载体构建学校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发挥强势、体验成功的课程评价体系。还有一个分层走班制教学。分层走班制教学既尊重学生的差异又满足了学生的选择,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保障。这也是冯恩洪教授极力倡导我们可以学习并且具有

8、相当操作价值的做法。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统一教材、统一难度、统一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