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用法归纳表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表

ID:34773060

大小:82.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0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表_第1页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表_第2页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表_第3页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表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用法归纳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虚词用法归纳表而1.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和”例: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蟹六跪而二螯(《劝学》)固而近于费(《孔孟两章》)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2.连词,表递进关系,常译为“并且、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并且)3.连词,表转折关系,常译为“但是,却”例:惑而不从师(《师说》)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劝学》)颠而不扶(《孔孟两章》)君子疾夫舍曰欲知而必为之辞(《孔孟两章》)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孟两章》)而天下已困矣(《过秦论》)4.连词,表因果关系,常译为“因

2、而”例:而谋动干戈与帮内(《孔孟两章》)5.连词,表承接关系,常译为“就,接着”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或百步而后止(《孔孟两章》)外连横而斗诸侯(《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6.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不译例: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地)曳兵而走(《孔孟两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7.连词,表假设关系,常译为“如果、假如”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因而)8.代词,第二人称单复数、所有格均可,常译为“你、你的”例:某所,

3、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你的)1.复音词“而已”,常译为“罢了”例:如是而已(《师说》)(与“已”连用,罢了)乎1.介词,在,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2.介词,比,相当于“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3.语气助词,表反问“吗”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其可忽乎(《谏太宗十思疏》4.语气助词,表揣测,“吧”其皆出于此乎(《师说》)5.介词,对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其1.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些其为惑也《师说》)2.人称代词,你我他,你的,我的,他的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3.副词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大概,表揣测语

4、气)4.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其可怪也欤(《师说》)其可忽乎(《谏太宗十思疏》)于1.介词,表对比,比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而青于蓝(《劝学》)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孔孟两章》)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孔孟两章》)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2.介词,引进动作对象,对、向而耻学于师(《师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1.介词,对于寡人之于国也(《孔孟两章》)于其身也,则耻学于师(《师说》)不念于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疏》)2.受,被不拘于时(《师说》)3.介词,从取之于蓝(《劝学》)虎兕出于柙(《孔孟两章》)4.介词,在龟玉毁于椟中(

5、《孔孟两章》)而谋动干戈于帮内(《孔孟两章》)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孔孟两章》)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5.介词,与,表对象固而近于费(《孔孟两章》)6.至,到则移其民于河东(《孔孟两章》)7.因果连词,因此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之1.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助词“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且在邦域之中矣(《孔孟两章》)2.动词后作动词宾语,代词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冰,水为之(《劝学》)夫子欲之(《孔孟两章》)3.助词,的五亩之宅(《孔孟两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八荒之心(《过秦论》)4.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

6、不传也久矣(《师说》)申之以孝悌之义(《孔孟两章》)寡人之于国也(《孔孟两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孔孟两章》)1.指示代词,这类,这些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2.人称代词择师而教之(《师说》)申之以孝悌之义(《孔孟两章》)既来之,则安之(《孔孟两章》)3.宾语与谓语之间,提宾标志,宾语提到谓语前,助词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4.助词,无实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音节助词)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音节助词)彼1.代词,他,他们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耳1.语气词,用于句尾,表某一范围,可译作“罢

7、了”或“只不过·····罢了”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孔孟两章》)夫1.用在句子的开头,表示议论或叙述的开端,称为“发语词”;也可用于复音虚词,“且夫”,不必译出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故1.连词,与“是”连用,表因果关系,所以,因此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胡1.代词,什么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