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日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二)-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下学期九年级语文人教版

2019年3月1日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二)-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下学期九年级语文人教版

ID:34840183

大小:96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12

2019年3月1日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二)-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下学期九年级语文人教版_第1页
2019年3月1日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二)-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下学期九年级语文人教版_第2页
2019年3月1日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二)-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下学期九年级语文人教版_第3页
2019年3月1日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二)-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下学期九年级语文人教版_第4页
2019年3月1日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二)-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下学期九年级语文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3月1日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二)-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下学期九年级语文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频度:★★★★☆┇难易程度:★★☆☆☆一、【2018年中考山东枣庄卷】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1.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____(人名)的组诗《____》。2.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美”。3.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二、【2017届中考湖南娄底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

2、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一、1.(1)曹操(2)观沧海2.上阙“白浪滔天”从下到上,“秦皇岛外”由近及远;词人视通万里,写出了阔达辽远的境界。下阙8“往事越千年”由今及古,“今又是”又由古及今;词人思接千载,寄托了鉴古颂今之豪情。全词拓展了空间,拉长

3、了历史,时空交错,富有张力,尽显词的时空美。3.词人鉴古颂今,抒发坚定乐观、奋发进取、改天换地的自豪欣慰之情。(意思对即可)二、1.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学#¥科网2.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不无惆怅情绪,但又以“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显示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达观开朗,哀而不伤,毫无命运不济的颓唐

4、落寞之感。【试题分析】一、二、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要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体会诗句中蕴含的哲理。画面: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从情感角度看,颈联中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但新人辈出,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从哲理角度来看,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2.本题考

5、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8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一、从题目。常言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例如:陆游的《书愤》。从标题上就可以推知作者抒发的是自己的感慨和忧愤之情。再联系诗歌内容,便知作者为国家无诸葛亮那样出兵恢复中原的帅才而忧伤,为自己壮志未酬鬓先衰而感愤。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从题

6、目便知诗歌抒发的是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二、从序言。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如姜夔的《扬州慢》、白居易的《琵琶行》等。三、从诗人。1.知人。了解作家的生平、主要的人生经历,由人生经历造成的思想经历的转变,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政治上的得意失意之于李白,安史之乱之于杜甫,亡国经历之于李煜,屡屡遭贬之于苏轼,

7、抗金之于陆游、辛弃疾,亡国破家之于李清照,每个人的思想感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也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就诗人风格而言,明白李白的浪漫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达观豪放、辛弃疾的慷慨悲凉、柳永的哀婉缠绵,对我们理解他们的诗作不无裨益。如果碰到不熟悉的诗人,而诗人所处的时代和思想经历对全面了解该诗很重要的话,我们可以通过题干或诗歌末尾命题人所提供的注解对诗人和所处的时代进行了解。82.论世。就是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风貌和社会状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

8、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就社会状况而言,离乱社会多发黍离之慨,离别之感;太平社会多歌百姓之乐,渴求建功立业之心。学¥%科网一、阅读下面的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