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ID:34880953

大小:2.57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3-13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机制的研究_第1页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机制的研究_第2页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机制的研究_第3页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机制的研究_第4页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机制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机制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_密级:_UDC:——编号:_学位论文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机制的研究MechanismofspectinomycinresistanceinNeisseriagonorrhoeae朱文指导教师姓名____蒋法兴教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申请学位级别____硕士专业名称皮肤病与性病学提交论文日期_2015-03论文答辩日期2015-05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安徽医科大学____________2015-06答辩委员会主席_____杨森评阅人钱齐宏,孙良丹2015年05月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论

2、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本1日期:冰S.议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安徽医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

3、汇编出版=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并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足导师签名:系多名曰期:切((J》日期:■•度安徽医科大学AnhuiMedical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淋球菌rpsE基因突变与大观霉素耐药关系的研究Mutati

4、onsintherpsEgeneandspectinomycinresistanceinNeisseriagonorrhoeae作者姓名朱文导师蒋法兴教授学科专业皮肤与性病学研究方向性病学论文工作时间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2015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一、缩略词表…………………………………………………………2二、中文摘要…………………………………………………………3三、英文摘要…………………………………………………………4四、正文………………………………………………………………51.

5、前言……………………………………………………………52.材料和方法……………………………………………………63.结果……………………………………………………………124.讨论……………………………………………………………145.结论……………………………………………………………206.参考文献……………………………………………………21五、附录…………………………………………………………24六、致谢…………………………………………………………25七、综述……………………………………………………………26安

6、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缩略表(Abbreviation)英文缩写英文全名中文名MIC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最小抑菌浓度minminute分钟NGNeisseriagonorrhoeae淋病奈瑟菌ODopticaldensity光密度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PPNGpenicillinase-producingNeisseriagonorrhoeae产青霉素酶的淋病奈瑟菌pHpowerofhydrogenPBPPenicil

7、lin-bindingprotein青霉素结合蛋白RPMrevolutionsperminute每分钟转数,转/分ssecond秒STD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性传播疾病SRDRSpectinomycin大观霉素耐药决定区resistance-determiningregionWHOWorldHealth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1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淋球菌rpsE基因突变与大观霉素耐药性的研究中文摘要目的探讨淋球菌16SrRNA和rpsE基因突变与淋球菌对大观霉

8、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1.琼脂稀释法检测6株淋球菌对大观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2.对临床分离的4株大观霉素耐药的淋球菌株(MIC128mg/L、256mg/L)的16SrRNA和rpsE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寻找可能的突变位点.3.通过DNA转化技术将含有突变的rpsE基因的细菌基因组DNA转化入敏感的淋球菌株,检测转化成功的淋球菌的MIC并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发现的突变位点与淋球菌大观霉素耐药的相关性。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