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ID:34885608

大小:7.00 MB

页数:95页

时间:2019-03-13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疗中的应用_第1页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疗中的应用_第2页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疗中的应用_第3页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疗中的应用_第4页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疗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疗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R375.2密级:公开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疗中的论文题目(中文)应用Theevaluationofendoscopic论文题目(外文)ultrasonographyinprotuberancesinuppergastrointestinaltract研究生姓名赵越学位类别专业学位专业学位领域内科学学位级别博士校内导师姓名、职称周永宁教授论文工作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起止年月论文提交日期2015年10月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11月学位授予日期2015年11月校址:甘肃省兰州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2、究所取得的成果。学位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兰州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兰州大学有关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兰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

3、何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兰州大学。本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可以公开□不宜公开,已在学位办公室办理保密申请,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请在以上选项内选择其中一项打“√”)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日期: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诊断、指导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2014年,我科超声内镜检查病例,分析、总结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分布、超声特点及超声内镜对平滑肌瘤、间质瘤以及良、恶性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通过分析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超声特点与治疗

4、方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治疗中的作用。结果:1.共发现793例患者,其中男514例,年龄22-74岁,女279例,年龄28-77岁,共823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病理确诊的病例共277例,食管102例、胃及十二指肠175例,虽无病理资料,但通过CT、MRI和随访确诊的外压性病例82例,囊肿、血管瘤39例。能明确诊断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共398处。2.食管发现217例患者的225处食管隆起性病变,男性134例,女性83例,病理确诊102例;无病理资料,通过CT、随访确诊外压性改变22例,血管瘤、囊肿共19例。源于粘膜浅层45例,粘膜肌层123例,粘膜下层3例,固

5、有肌层12例;分布于食管上、中、下三段分别为21、94、110例。超声内镜对食管常见隆起性病变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普通胃镜。3.发现576例患者598处胃、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男380例,女196例,胃526处,十二指肠72处,病理证实175例,通过CT、随访观察确诊外压病变60例,血管瘤、囊肿共20例。超声内镜对外压、平滑肌瘤、息肉、间质瘤、癌、异位胰腺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以外压为最高,均大于90%。发现间质瘤42例,平滑肌瘤51例,其中年龄、大小、来源层次、内部囊性变、钙化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间质瘤中,良性11例,恶性31例,大小、边缘是否光滑、内部

6、回声、内部囊性变及钙化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明确诊断398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外压性病变85处,其中3例(3.53%)通过外科手术或腹腔镜治疗,1例(1.18%)内科治疗,81例(95.29%)随访。非外压病变中,来源于第1、2层且小于2cm病变139例,EMR治疗115例(82.73%);大于等于2cm病变23例,ESD治疗、结扎切除共21例(91.3%)。来源于粘膜下层囊性病变共39例,采用穿刺、套扎治疗共38例(97.44%)。来源于第三层的异位胰腺、脂肪瘤共13例,采用ESD、EMR治疗11例(84.62%)。来源于第四层的平滑肌瘤、间质瘤54例,小于2cm共24例

7、,5例小于2cm且无不良因素随访,内镜套扎、结扎切除I13例,手术或腹腔镜治疗6例;大于2cm共30例,其中1例随访,腹腔镜、手术治疗29例。边界不清恶性病变浸润至第1、2层共3例,1例EMR治疗,2例ESD治疗;浸润至第3层4例,1例ESD治疗,3例手术或腹腔镜治疗;浸润至第4、5层27例,均采用手术、腹腔镜治疗。内镜下治疗住院时间、费用、手术时间、总住院费均低于手术、腹腔镜治疗。结论:1.食管隆起性病变多分布于食管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