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状态人群的寒性特征研究

阳虚状态人群的寒性特征研究

ID:34934168

大小:8.54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3-14

阳虚状态人群的寒性特征研究_第1页
阳虚状态人群的寒性特征研究_第2页
阳虚状态人群的寒性特征研究_第3页
阳虚状态人群的寒性特征研究_第4页
阳虚状态人群的寒性特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阳虚状态人群的寒性特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R25学校代号10572UDC610密级学号2008054040^户抑I中度為夫嗦GuangzhouUniversity0午ChineseMedicine硕±学位论文阳虚状态人群的寒性特征研巧学位申巧人罗翠文指导教师巧名巧志敏专业名称中医学申请学位类型专业学位、论文巧交日期2015年S月It:I*.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己经特别加W注明引用的

2、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i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W明确方式标明并致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m^日期:山>^年>月乐日关于学位论义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广州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口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广州中医药大学可W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W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

3、此规定)I论文作者签名鄉支论文别吟_;7曰期:扣》年r月方曰少摘要硏究目的本研究探讨阳虚状态人群的体表温度、经络能量和能量代谢等特征,从多个维度探讨阳虚状态人群的客观化特征,増加临床上对中医阳虚状态人群的客观化评估手段。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募集1865岁受试志愿者,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医虚证辨证标准》为标准筛选阳虚状态人群及健康人群,分为阳虚状态组(包括阳虚质、阳虚证人群)和健康对照组。对纳入研究的受试者采用红外热像诊断系统进行全身共561个区位的红外热值平均值幅热像图采集并记录;应用中医经络检测系

4、统进行经络测量;应用红外线湿度计对24个与阳气相关的特定穴位进行体表温度测量;并对受试者进行身体成分分析,选取体重指数BMI、基础代谢率BMR评估能量代谢特点。从体表温度、经络能量、机体能量代谢多方面综合分析阳虚状态人群的客观化特征W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3010。本研究共纳入阳虚状态组例,健康对照组例‘—0(1)阳.42C販温及穴位体表温度情况虚状态组蔽湿平均比健康对照组低,两组販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戶<0.05)。(2)穴位体表温度方面,所选穴位体表、湿度总体上阳虚状态组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双侧觀膠、双侧膏育右阳陵泉、腫中、

5、><大椎、至阳共8个穴位体表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3)W印堂穴为-基准,进行AT(T某穴位T印堂)的比较,其中右阳池、大椎、左膏育、右膏育共4个穴位与印堂穴之间的体表湿度差值AT存在统计学差异(戶<0.05),对照组中大椎及巧侧音育的相应AT大于阳虚状态组。,但右侧阳池穴的相应AT小于阳虚状态组(4)两组间左右相应穴位的体表温度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5)阳虚质分数与大椎二T-T、至阳穴的体表温度W及此穴与印堂的湿度差值AT(某穴位戶<0-印堂.05)主观怕冷程度与AT(T命口T户)均为正相关(;

6、印堂)为负相关(<0.05)。—红外热值(1)整体上阳虚状态组的全身局部区域红外热值相对健康对照组低、手背、手指、足跟、脚趾红外热值较对照组高;两组红外热值数据比较,但手掌—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区位为正面双侧肩部、、双侧上臂双侧腺窝、右肘窝、右小腿—(正面),背面双侧肩部、上背部(/^〇.05)。(2)各区位与前额热值之差ATRTR-TRf<0—(某区位前额.05)、)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区位分别为背面督脉后颈部、上背部、腰背部、肩部、上臂正面、上腹部、肩部、贩窝、上臂、;任脉府窝、右侧小腿,且W上区位比较中阳虚状态组ATR低于对照组。(3)左

7、右对称部I‘位的红外热值么差均低于化55C,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戶>0.05)。(4)阳虚状态组阳虚质分数与后颈部、(前/后)双侧肩部、右前臂(背侧)、上背部、任脉、督脉的红外热值正相关(戶<0.05);阳虚体质分数分别与后颈部、右侧(前/后)肩-TR前额><0部的相应ATR(TR某区位)正相关(/.05)。(5)主观怕冷程度与上腹部红外热值负相关(戶<0.05);主观怕冷程度与上腹部、左上臂(腹侧)的相应ATRTR-TR<005(某区位前额)负相关(戶.)。经络能量和能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