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籽油甘油酯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

樟树籽油甘油酯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

ID:34940406

大小:4.52 MB

页数:90页

时间:2019-03-14

樟树籽油甘油酯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_第1页
樟树籽油甘油酯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_第2页
樟树籽油甘油酯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_第3页
樟树籽油甘油酯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_第4页
樟树籽油甘油酯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樟树籽油甘油酯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UDC:学号:405604312012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樟树籽油甘油酯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Camphorseedoilglyceridespurificationandantibacterialactivity洪学斌培养单位(院、系):生命科学学院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罗丽萍教授申请学位的学科门类:理学学科专业名称:植物学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6月3日答辩委员会主席:罗光明教授评阅人:黄占旺教授聂少平教授2015年6月3日一、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宄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

2、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昌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签字日期:义汀年/月』了日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昌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

3、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导师签名(手写):签字日期:2咐年<月>了曰____________签字日期:夕以彳年<月日论文题目姓名学号斗cm災似论文级别博士□硕士院/系/所专业联系电话Email通信地址(邮編):备注:d公开□保密(向校学位办申请获批准为“保密”,______年_月后公开)

4、摘要摘要樟树(Cinnamomumcamphora(L.)Presl)为樟科樟属中经济价值最大的树种之一,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地区。樟树籽含油量40%以上,富含C10~C12的中碳链脂肪酸,含量可达90%以上,具有预防和治疗动脉血栓,降血脂和抑菌等作用。利用樟树籽油(CSO)通过酶解法获得中碳链脂肪酸甘油酯(MCFA-GE),具有改善餐后血脂,抑制体重增加及抑菌作用。樟树籽取材方便,资源量巨大,目前多以废弃垃圾形式处理掉,利用率小,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为此对樟树籽的中MCFA-GE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以樟树籽为实验材料采用物理压榨法,

5、脱臭脱色制得精炼CSO。通过LipozymeRMIM固定化脂肪酶获得樟树籽油甘油酯(CS-GE),采用柱层析法进一步分离得到樟树籽油甘油三酯(CS-TAG)、樟树籽油甘油二酯(CS-DAG)和樟树籽油单甘酯(CS-MG)。为了进一步开发CS-TAG、CS-DAG和CS-MG的功能活性,通过滤纸片法,最小抑菌浓度(MIC),抑菌活力测定的研究CS-TAG、CS-DAG、CS-MG对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通过对菌液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和核酸含量的测定,探讨了其抑菌机理。论文还研究了异樟、油樟、芳樟、龙脑

6、樟,脑樟5种化学型樟树叶精油的化学组成和抑菌活性。(1)对CSO酶解后的MCFA-GE进行TLC分析,CS-GE的各组分以迁移值CS-TAG(0.94)、CS-FFA(0.83)、CS-1,3-DAG(0.53)、CS-1,2-DAG(0.50),CS-MG(0.07)进行展开。进一步采用柱层析分离MCFA-GE,再对其进行TLC分析,可得到纯度92.7%、98.2%和97.8%的CS-TAG、CS-DAG、CS-MG。采用RP-HPLC-ELSD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分纯度分别为95.1%、92.4和94.6%。(2)以柱层析分离

7、得到的CS-TAG、CS-DAG和CS-MG为实验材料,采用滤纸片法观察抑菌敏感性,96孔平板法测定MIC,抑菌活力实验测定抑菌时效。结果表明,CS-TAG、CS-DAG和CS-MG对4种受试菌均有抑菌效果。CS-TAG、CS-DAG对4种受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15.03mm~17.76mm为高度敏感,CS-MG对于受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22.21mm~25.37mm为极度敏感。通过96+孔板法和抑菌活力实验,测得CS-TAG、CS-DAG和CS-MG对G的MIC均小II摘要-于G,对于4种受试菌的抑菌活力均在0.60以上,作用于同种细菌抑菌

8、能力CS-TAG<CS-DAG<CS-MG。3、通过CS-TAG、CS-DAG、CS-MG对于4种细菌电导率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液可溶性蛋白质、核酸的含量,扫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