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教学设计奖励计划

20182019学年教学设计奖励计划

ID:34955989

大小:331.67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3-15

20182019学年教学设计奖励计划_第1页
20182019学年教学设计奖励计划_第2页
20182019学年教学设计奖励计划_第3页
20182019学年教学设计奖励计划_第4页
20182019学年教学设计奖励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教学设计奖励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2019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講解會程序•章程介紹•網上報名操作•網上交件操作•Q&A章程介紹計劃目的•激勵創思教學,,增進教學成效,增進教學成效,,提升教學,提升教學人員專業素質•鼓勵推行教育改革,,提高教育品質的成效,提高教育品質的成效教教案教案•設計設計合乎教學原則的課堂內容,,切合學生學習,切合學生學習需要,,提高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單元單元::不:不不少於不少於四教節的教育活動–主題主題::由:由由若干授課單元組成由若干授課單元組成,,並,並最少為半學年的教育活動–學年學年::由:由由若干授課單元組成由若干授課單元組成,,並為,並為一完整學年的教育活動–每份參

2、選人數上限為每份參選人數上限為666人6人教教學研究教學研究•作品須反思教學活動和行為,,改進課堂的,改進課堂的教學品質,,促進教與學的,促進教與學的效能–全文15,000至30,000字–字數不包括參考文獻–不不接納不接納任何形式之學位論文–每份參選人數上限為每份參選人數上限為666人6人教學成果•為所屬學校具示範作用為所屬學校具示範作用的•作品作品須符合本澳的教育方針、、政策、政策,,體現立德樹,體現立德樹人和時代精神,,解決教學過程的問題和未來挑戰,解決教學過程的問題和未來挑戰,提出新的科學思路、、方法和措施、方法和措施,,且經,且經實踐•能能能提高能提高教學水準和教育品質;

3、;以及;以及反映教育改革與實踐探索的重要成果。。範圍可包括課程。範圍可包括課程、、教學、教學、評價、、資源建設等、資源建設等方面•作品實施及研究的時間須作品實施及研究的時間須不少於兩年或四年•每份參選人數上限為每份參選人數上限為666人6人教學輔助工具•作品作品須為自行創作或研製,,有助,有助提升學生對教學內容及難點的理解,,加深對學習單元的,加深對學習單元的體驗–教育階段::幼兒教育: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部份組件可包含電子製作或電腦系統軟件–體積不大於230cm(H)x190cm(W)x50cm(D)–每份參選人數上限為666人6人教學公開課•作品作品具創意

4、及教學特色,,能,能引發學生積極參與課程學習與討論,,值得推廣和,值得推廣和示範–教育階段和教育階段和科目::幼兒教育:幼兒教育、小學中文、、小學、小學英英文英文文、文、、小學數學、小學數學、中學中文、、中學、中學英文、、中學、中學數學–作品作品為完整一節課,,教授內容不少於,教授內容不少於303030分鐘30分鐘–不須遞交不須遞交課堂錄影–每份參選人數上限每份參選人數上限為為2為222人人報名•參選形式參選形式–教案及教學研究:分個人及組合•組合::聯絡人:聯絡人須登入教師天地網站““教學設計獎“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系統報名”系統報名,組員則須登入確認報名,,以,以完成報名程序報

5、名•參選形式參選形式–教學成果、、教學輔助工具及教學公開課、教學輔助工具及教學公開課:學校•若參選者多於111人1人人,人,,其他組員須登入該網頁完成確,其他組員須登入該網頁完成確認程序•再由學校於互動校區網上推薦及核實報名•教學公開課和教學輔助工具作品,,每校部最多可,每校部最多可遞交各兩份•教學成果作品,,每所學校可遞交,每所學校可遞交一份報名•確認–參選者須留意教師天地網站““教學設計獎勵計“教學設計獎勵計劃劃”劃””系統”系統內有關狀態,,以知悉獲確認為符合參,以知悉獲確認為符合參選資格者–參選作品名單亦會於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網頁(http://www.dsej.gov.mo

6、/cre/tplan))內)內內公佈內公佈參選日程•報名::即日:即日起至2019年1月25日•交件–教案單元、、教學輔助工具、教學輔助工具:2019年6月3日至6月30日–教案主題、、教學公開課、教學公開課:2019年6月17日至7月14日–教案學年、、教學研究、教學研究、、教學成果、教學成果:2019年7月1日至7月31日•現場評選–教學輔助工具、、教學公開課、教學公開課:2019年10-11月–參選者須現場演示及回應評審人員的提問–評審的具體日期、、時間及地點容後公佈、時間及地點容後公佈•公佈:2020年6月前評審•評審委員會::由高等院校:由高等院校、、學術團體、學術團體、

7、、專家、專家、、學者、學者及主辦機構代表組成•根據本章程的目的與規定,,對作品的,對作品的可推廣性性、性、、成效及與目標、成效及與目標一致性等作出評審•教案設計須根據本局課程發展資訊網(http://www.dsej.gov.mo/crdc)有關幼兒至高中教育階段各科目基本學力要求的關聯性、、發展、發展性及落實程度作出評審•恰當地將““品德與公民“品德與公民”教育融入在各學科中,,尤其在語文,尤其在語文、歷史、、地理、地理、、社會與人文等科目或學習領域中、社會與人文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