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贮藏时间对火棘果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不同贮藏时间对火棘果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ID:34992840

大小:2.32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3-15

不同贮藏时间对火棘果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_第1页
不同贮藏时间对火棘果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_第2页
不同贮藏时间对火棘果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_第3页
不同贮藏时间对火棘果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_第4页
不同贮藏时间对火棘果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贮藏时间对火棘果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太原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不同贮藏时间对火棘果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姓名学院(系)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生物工程班级1142班指导老师2015年06月01日太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太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直属系):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时间:2015年03月10日学生指导教师姓名设计(论不同贮藏时间对火棘果抑菌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文)题目1.获取该课题的背景资料及研究意义;2.本课题主要研究火棘果实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主要研活性、最小抑菌浓度、最佳提取剂浓度等等,选出火棘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究内容葡萄球菌的最优体外抗菌效果;研究火棘果的抗氧化

2、活性;分析火棘果中有效抑菌成分3.探讨火棘果的药用价值1.通过查阅文献获取该课题的研究背景,确定实验要研究的各单因素;2.利用纸片扩散法,单因素法测定药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方法抑菌活性;分析抑菌活性成分;测定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3.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结论。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不同提取剂浓度的抗菌活性,选出火棘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优体外抗菌效果以及它们主要技术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本实验:指标(或研1.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素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力;究目标)2.培养学生获取文献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计算的能力;3.

3、培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最终完成毕业论文。[1]Yuan,C.E,Wang,C.D,Bu,Y,Q.eta1.Antioxidativeandimmunoprote-ctiveeffectsof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Lipolysaccharidesinmice[J].ImmunologyLetters2010,133:14-18.[2]万国晖.火棘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生物活性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2[3]田根根.火棘果(Pyraeanthafortuneana)标准提取物生物活性的实验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4]F

4、icoG,BiliaAR,MorelliI,etal.FlavonoiddistributioninPyracantha主要参考coccineaplantsatdifferentgrowthphases[J].BiochemicalSystematicsand文献Ecology,2000,28(7):673-678.[5]李三杰.火棘果(Pyracanthafortuneana)资源化学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6]周蓉蓉,陈平,张俊江.鄂产全缘火棘多糖类成分的抗疲劳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0):1210—1212.[7]侯建军,

5、刘希林,武模戈.野生植物火棘抗疲劳的功效研究.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15(5):66-68.[8]王军宪,尤晓娟,朱周才,等.火棘化学成分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0.2(3):63~66.说明:一式两份,一份装订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内,一份交学院(直属系)。I太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III关键词-----------------------------

6、-----------------------------------------------------------------------------IIIAbstract--------------------------------------------------------------------------------------------------------VKeywords-----------------------------------------------------------------------------------------------

7、------VI第1章绪论-----------------------------------------------------------------------------------------------11.1细菌的耐药性----------------------------------------------------------------------------------------11.1.1产生细菌耐药性的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