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有效策略

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有效策略

ID:35066350

大小:1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17

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有效策略_第1页
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有效策略_第2页
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有效策略_第3页
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有效策略_第4页
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有效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有效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的有效策略-科学论文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的有效策略金雪(江苏省昆山市朝阳幼儿园,江苏昆山215300)摘要: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科学活动已不仅仅是“学到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本文分析了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尝试、体验与交流,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的具体方法。关键词:科学活动;自主探究;有效策略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63-02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心灵的窗户,没有它,知识

2、的阳光就射不进来。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有效的引导,能激发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能将活动逐步引向深入,而且有助于引发幼儿思考与学习的主动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从喜欢问简单的科学问题开始慢慢转向自主探索。他们变得越来越不满足,喜欢自己尝试动手操作。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孩子在探究中学得一定的科学知识,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呢?一、身临其境,亲身体验科学乐趣5/5很多科学现象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对于孩子来说,实验室式呆板的科学研究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弄巧成拙的时候还会让孩子失去原有的探索积极性。心理学家认为: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愉快的状态,其思维就会超常发挥,接受外界信号的速

3、度也会非常迅速。在教学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有意识地改变周围已熟悉的环境,创设新颖的孩子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同时教师应力求了解孩子的原有知识经验、能力状况及兴趣,以创设能引起幼儿情感共鸣的教育情境,使孩子的心理处于兴奋愉快的状态。就小班幼儿对于科学活动的探索来说,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通过复杂的科学操作环节得知科学知识是不可行的。在科学活动《春天来了》中,组织孩子到户外玩耍,感受春天,引发孩子主动思考。又如玩水活动,是小班孩子非常喜欢的。有些老师怕孩子弄湿衣服、弄脏活动室,只是让孩子观看自己操作。别忘了,孩子是在游戏中成长的,只有让他们动手操作了,他们才

4、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要点。活动中,提供孩子各种工具,启发他们思考,哪些工具可以帮助水宝宝搬家。孩子们陆陆续续开始尝试,在活动中,他们发现,原来杯子、碗、罐头等都能够装水宝宝,帮助它们搬家,而一些没有底的工具确实是不能装水的。实验之前的纸船是被孩子们否定的工具,但是在试验过后,大家发现它也能帮助水宝宝搬家。孩子们喜欢这样的科学,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原来科学就藏在我身边。二、从兴趣着手,选择事宜的科学探究活动5/5好动、好玩是幼儿的天性,对每一种新事物他们总喜欢看看、摸摸、玩玩,并问个为什么,作为老师,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提问。我们必须保护幼儿积极探索求知的愿望,支持

5、幼儿因为好奇而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及时引导,从孩子的角度,使之转为持久的兴趣,还允许幼儿搞些“小破坏”。在科学活动《种蚕豆》中发现,虽然大家不能很快观看到蚕豆的生长过程,但是大家都非常积极地投入其中。有的孩子选择了水养,把棉花浸在水中,放上蚕豆;有的则是研究土养;还有的就放在容器中,进行空气培植。蚕豆发芽至少需要一周以上的时间,但是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地思考了,他们讨论哪一种培植会先发芽,也讲述了自己的观点,积极性非常高。数日之后,看到蚕豆已经冒出小芽,大家得出结论,原来是水养的先发芽,空气中的没有变化。但是又过了一些日子,发现泥土中的蚕豆虽然晚发芽,但是因为泥土养分充分

6、,蚕豆长得非常壮实。这是一个等待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有趣及期待的过程。要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科学教育内容必须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如,幼儿在玩磁铁的游戏中,教师让幼儿用磁铁吸铁钉、小刀、塑料扣、积木等,让幼儿观察哪些东西被吸起,哪些吸不起,并让幼儿将这些东西分类,如果教师问“为什么铁制品能被吸起来,而塑料制品、木制品不能被吸起来?”就不合适了,道理太深。总之,科学教育要强调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让幼儿在自己的水平上,以自己的方式学习科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发挥。三、在科学教育中,给幼儿充分的动手操作和探索的机会5/5孩子动手能力

7、逐日渐长,到了大班,孩子们能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探究学习。对于老师提出的质疑,孩子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会主动地研究发现。他们会争论,为了一个答案相互争执,各自寻求答案。陈鹤琴说过:“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在组织大班的科学活动《会翻跟头的小胶囊》的时候,我也质疑过,胶囊会翻跟头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同样的,孩子们对于这个问题也非常疑惑,他们觉得在胶囊里放上东西就能翻跟头了。于是在活动中,孩子们选择的物品各有千秋,有泡沫粒子、有米粒、有红豆还有小铁球。在出示这些物品的时候,甚至有孩子认为都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