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有效的开展科学探究

引导学生自主、有效的开展科学探究

ID:37761853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0

引导学生自主、有效的开展科学探究_第1页
引导学生自主、有效的开展科学探究_第2页
引导学生自主、有效的开展科学探究_第3页
引导学生自主、有效的开展科学探究_第4页
引导学生自主、有效的开展科学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引导学生自主、有效的开展科学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征文类别:论文(A类)标题:引导学生自主、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姓名:胡艳林单位:湖北襄阳区双沟镇中心小学通信地址:襄阳区双沟镇中心小学联系电话:13581427782电子邮件:1073768582@qq.com引导学生自主、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中心小学胡艳林【摘要】新课程提出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科学素养,而“科学探究”是总目标实现的一个分目标,是新课程的核心。从研究科学探究的理论与方法到现在的关注探究、关注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这种理念、行为的转变,是在具体落实课程标准总目标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

2、索取得的。但是,在科学课堂上,还存在着那种看似热闹、成效较低的科学探究活动,这种低效的探究活动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落实,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优化科学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呢?我认为深入研究教师演示实验的有效性、学生实验操作的有效性、课外实验的有效性等三个方面,有助于提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关键词】优化实验教学有效探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小学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延续,它起着从书本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重要

3、的桥梁作用。我们造就的学生“多才多艺”,光靠灌输书本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实验教学在这方面起一种特殊的作用。如何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并且把握住新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这就要发挥实验在科学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启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实验,达到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的目的,深入研究教师演示实验的有效性、学生实验操作的有效性、课外实验的有效性等三个方面,有助于提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一、优化教师演示实验是有效探究的基础。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实验。演示实验能紧扣课堂教学环节,以其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灵活多变的实验

4、方式,有效的配合科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更重要的是演示实验能发挥演示教学的“示和范”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和规范化。1.演示实验要引领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演示实验是科学课堂实验由于条件限制(如器材少)等原因而采用教师演示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不是观众,而是参与者。与传统的演示实验不同的是,学生不再模仿实验操作,而是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完成观察、记录、分析等一系列探究活动。演示实验过程中,可见度要高。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要明显,必须

5、使全班每个学生,特别是最后一排学生都看得清楚。现象不明显,学生看不到,必然影响课堂纪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让学生更清楚的进行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出现后,教师引导提示让学生分析说明,进一步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思考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方法及思路,从中有所启迪,有所收获。例如,“热胀冷缩”的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开始前先提出要求,认真观察实验操作的顺序及方法,实验现象如何变化?然后教师设疑,为什么老师的手捂住玻璃瓶,玻璃瓶上面的气球就鼓起来了?气球鼓起来与瓶中的空气有什么关系?通过讨论分析,提高学生注意力,在加深知识印

6、象,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发展。2.演示实验要起到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有序。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先断电源,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叉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

7、。有效的演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学习科学探究的正确方法,并能受到良好的实验习惯的教育。所以在课堂实验教学中,优化教师演示实验,有利于提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二、优化学生实验操作是有效探究的精髓所在1、提供有结构、典型性的材料。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我们的学生是“巧妇”,那么材料就是科学探究的“米”。如果没有材料,我们的科学探究也就无从开始;如果没有材料,我们的探究就只能是纸上谈兵。“米”的好坏决定了“饭”的质量,好材料是有效探究的开始。材料需要优化,优化的最佳方式就是使材料具有结构性、典型性,具有结构性、典型性

8、的材料决定着探究的有效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拉近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觉更直观、更亲切。二是所选材料要为探究的问题服务,是探究更深入。在教《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我除了准备教材里的材料外,还准备了竹筷、铁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