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咨询初诊登记表

恋爱咨询初诊登记表

ID:35218894

大小:38.8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2

恋爱咨询初诊登记表_第1页
恋爱咨询初诊登记表_第2页
恋爱咨询初诊登记表_第3页
资源描述:

《恋爱咨询初诊登记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525幸福人心理咨询初诊登记表为使咨询更有效率节约你的时间,希望您在咨询前详细提供如下资料,我们承诺将严格保密。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学历:电话:监护人电话:职业:地址:咨询经历:无/有(时间:地点:结果:)心理测试:无/有(时间:地点:结果:)是否正在服药中:否是所服药物为:是否想过自杀:否是是否尝试过自杀:否是家庭情况你认为家庭关系的哪些方面和成长经历影响了现在困惑的你重大事件近3个月是否发生过重大事件来询问题心中困惑或难以摆脱的问题是什么咨询目的你期待从咨询中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咨询费用:恋爱问题,夫妻关系,夫妻烦恼

2、,语音每小时100元夫妻性生活咨询每小时300元工商银行62220217020005788351孟云霞郑州百花支行建设银行6217002430003676229孟云霞支付宝mengyunxia521@yahoo.com.cn咨询注意事项首先,心理门诊的就诊者应该是主动就医者。也就是说,心理治疗的就诊者是有主动意愿来寻求心理帮助的。只有这样才能与心理治疗师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减少在治疗和咨询中的初级心理阻抗。这一点也是心理咨询与治疗设置中相当重要的一点。而现实环境中,有良好自知力、能够主动就诊于心理门诊的心理障碍患者虽然逐渐增

3、加,但也有不少被动就诊者,即家人或朋友认为有心理问题。他们往往根据心理障碍患者的行为或某种与环境的不协调来判断是否有心理问题。应该说他们的判断一般是准确可靠的,但建立在这样的就诊动机基础上,易引起心理障碍患者的抵触和逆反心理,心理阻抗可伴随整个治疗和咨询过程,治疗很难深入和维持,疗效难保证。  其次,就诊者应知晓看心理门诊需要提前预约和收费。严格的门诊前设置,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治疗安全感、治疗契约关系等。心理障碍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的消失往往是心理问题改善的临床标志之一。若来访者不愿意履行心理门诊前的预约

4、和缴纳心理治疗与咨询费用等,表明患者对心理门诊的就诊行为缺乏信心,心理阻抗明显。  第三,就诊者应明确心理问题的缓解是从心理门诊开始,但并不是心理治疗的全部。也就是说患者的心理问题不可能在治疗室全部解决。心理治疗的环境是患者所生活的人际环境和自然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结合才是心理问题得到改善的根本所在。而在心理门诊中,有相当多的患者认为可以将自己的心理问题讲给治疗师听,而后治疗师会把自己的心理问题改善了。这种心态不利于治疗的维持。  第四,心理障碍的缓解过程中,需要多次就诊,并不是一次心理门诊就能解决持续很久的心理问题。澄清这一

5、点,是为了缓解患者急于求成的心理。心理障碍患者中有相当多的人是怀着急切的心态来就诊的,他们往往急于解决自己的痛苦,时间观念强烈,有的人第一次就诊就向治疗师直接询问这样一些问题:一次门诊能看好么?多少次能看好啊?这种急迫心态不利于心理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结合,容易停留在心理内省和内心体验过程,缺乏心理行为上的检验和协调性锻炼,这将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  第五,就诊者不要将心理治疗看成是完全有效的惟一一种治疗方法。目前,在综合医院中,针对心理障碍采用药物治疗的人数较多,单纯采取心理治疗与咨询较少。要想尽快缓解心理问题,应该采

6、取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两者均不可偏废。  第六,就诊的患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接受心理治疗的内省力。如果文化水平太低,将不能理解心理治疗的本质,达不到心理内省。  第七,看心理门诊时,不要控制自己的自卑心理。有心理问题的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越是刻意控制就越影响患者与治疗师之间良好治疗关系的建立,而“治疗关系”则是心理治疗中产生疗效的重要工具之一。患者在看心理门诊时应尽可能地使治疗师了解自己的自卑和无助,克服自己的压抑和心理掩饰性。只有治疗师与患者之间产生良好的信任、合作关系才能使治疗与咨询顺利进行,

7、才能对心理障碍有疗效。  第八,治疗师与患者之间是治疗关系,而且应该只限于治疗关系。不应随心理治疗效果的产生而发展成为其他关系,否则将不利于疗效的巩固和维持,或出现对治疗双方的其他心理伤害。  第九,患者应注意回避性原则。治疗师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为同事、亲属、朋友等直接或间接关系、利害关系人群进行心理治疗或咨询。特别是内部员工或亲属,建议不要在单位心理治疗师那里进行心理治疗和咨询。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心理距离”。心理治疗中常常涉及患者平时压抑的心境或潜意识中连自己都不愿意接受的内容,这种心理治疗性的被激活若只在治疗室内发生不

8、会对患者形成大的心理阻抗,若是治疗者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面,将会对患者产生心理伤害。  第十,就诊者应具备一定的心理依从性而非依赖性。对待那些需要心理行为调整的患者来讲,这一点尤为重要。患者应明确自己才是心理障碍的治疗者,治疗师只是心理障碍得以改善的导引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