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_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_2

ID:35256061

大小:12.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_2_第1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_2_第2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_2_第3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_2_第4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_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_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洋洋、振兴中华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3、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4、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别人是怎样成长的。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师生搜集有

2、关周恩来同志生平的资料。2、师生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第一课时了解周恩来同志的生平事迹1、出示周恩来同志的照片,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周恩来同志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作适当补充。2、周恩来同志能为共和国的缔造和成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下卓著的功勋,是和他少年时代的经历息息相关的。周恩来同志从小就心系民族振兴,立下从危难之中拯救国家的远大志向,刻苦学习。提示课题,范读课文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周恩来同志少年立志的故事。板书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解题:中

3、华在这里指中国,崛起就是兴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为了中国的振兴而读书。3、教师范读课文。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练习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用查字典、词典,联系生活实际等办法初步了解词语的意思。第二课时复习引入1、听写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说说课文写了哪三件事。分段朗读,体会思想感情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a、让学生读这一部分课文,想想周恩来的语言和心里想的几个问题应该怎样读。b.同座位的学生练习分角

4、色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a、仔细阅读这一部分课文,想象当时的情景。想一想当时这位妇女、中国巡警、那个大个子洋人以及围观的中国人都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说一说,把当时的情景表演一下。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的。b.联系全文的内容,想想周恩来一个人沉思时都在想些什么,并把想到的写下来,互相交流。c.思考:课文在第九自然段里为什么不把周恩来沉思的内容写出来。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a、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b.利用教室的环境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c.分析一下少年

5、周恩来的读书目的与其他学生读书目的到底有什么不同。d.再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在写周思来的读书志向之前先写了同学们的回答,为什么具体写了魏校长在听到周恩来的回答之后的反映。4、学习课文第四部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全文,深入思考1、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2、课文中的三件事情之间是什么关系,文章又是怎样把三件事连在一起的。积累词语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读一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然后写一写。第三课时拓展阅读,理解诗句1、教师出示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手迹的图片。2、学生自

6、由读阅读链接中的短文。3、教师提供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注释,请学生试着说说诗意。4、联系课文内容谈谈阅读后的感受。自主习作,小组交流1、自拟题目,把自己阅读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材料想到的写下来。2、把自己写的内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布置综合性学习1、我们已经了解总理小时候的故事,让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更多人成长的故事吧。2、分小组,说说你想了解那些人成长的故事,你打算用什么渠道去了解。说说你想用什么方式来展示你了解的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