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置换试验段总结报告

强夯置换试验段总结报告

ID:35325715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3

强夯置换试验段总结报告_第1页
强夯置换试验段总结报告_第2页
强夯置换试验段总结报告_第3页
强夯置换试验段总结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强夯置换试验段总结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强夯置换试验段总结报告由我单位(青海省海西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察格高速公路鱼水河连接线路基工程,起点K0+000,终点K2+565.04,路线全长2.56504KM。设计文件中K1+210~K2+550段路基为强夯置换处理,为使本工程特殊路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经我项目部选择K1+500-K1+600段为试验段,取得数据以指导大面积施工。一、路基强夯试验段目的1、确定夯击击数和夯击遍数;2、确定两遍夯击之间的间隔时间:3、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或面积。二、施工所得参数1、暂定强夯置换施工参数根据设计及施工经验暂定以下

2、施工参数,待试验段施工后,总结确定能指导本合同段强夯施工参数。(1)有效加固深度按照设计文件要求,本合同段地基有效加固深度为5m以内。(2)单击夯击能单击夯击能为夯锤重M与落距h的乘积。由于有效加固深度H=0.5(Mh)0.5,式中:M-为夯锤重,t;h-为落距,m;Mh-单击夯击能,t.m。Mh=9.8H2/0.52;一般来说夯击时锤重和落距大,则单击能量大,夯击击数少,夯击遍数也相应减少,加固效果和技术经济指标好。单击夯击能太小,就无法使水与土颗粒产生相对流动,水就不能排出,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靠增加夯击数不能产生加固效果,甚至

3、可能使地基形成“橡皮土”。因此单击夯击能不能太小,一般根据工程要求的加固深度来确定。(3)锤重和落距点夯夯锤:锤重25t,圆柱体形锤,有气孔,底面积A=4.71m2满夯夯锤:锤重25t,圆柱体形锤,有气孔,底面积A=4.71m2点夯夯锤落距:落距为13m。满夯夯锤落距均为10m。(4)夯点夯击次数:每一点的夯击次数,应以使土体竖向压缩最大,而侧向位移最小为原则。频率为每分钟夯击1~2次。在施工中,要满足下列条件:a、对于点夯最后两击的平均沉降量不大于5㎝。b、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较大的隆起。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5)夯

4、击遍数、夯点布置及间距:夯击遍数根据地基的性质确定,土体压缩层越厚,土质颗粒越细,同时含水量较高,需要的夯击遍数越多。第1、2遍为点夯,夯点布置成正方形。夯点间距根据设计确定,夯点间距为4.0m,为了使深层土得以加固,第一遍夯击点的间距要大,这样才能使夯击能量传递到深处。第二遍夯点布置在上一遍夯点的中间。第三遍为满夯,是以较低的夯击能进行夯击,彼此重迭搭接,一般搭接四分之一锤径,用以确保地表土的均匀性和较高的密实度。夯点布置和间距4米正方形排列。(6)施工机具a、夯锤:夯锤选择时应考虑锤底静压力要求,设计要求锤底静压力在25~4

5、0Kpa之间。点夯夯锤采用圆柱形铸铁夯锤,方案B点夯夯锤采用圆柱形铸铁夯锤。满夯夯锤采用圆台形铸铁夯锤。锤中部设4-7个直径为10~20cm的排气孔,以利于夯击时空气的排出和减小起锤时的吸附力。b、起重机:选用波兰1207型的履带式起重机。2、工艺流程(1)清除设计处理范围场地内的杂草等,清理完毕后用推土机将场地推平,并测量夯前地面高程。对于易遭受雨水及积水浸泡路段,应开挖临时排水沟排水。(2)按夯点设计图进行测量放线,定出第一遍强夯各夯击点的位置用白灰或小木桩标示,偏差值不得大于5cm。为保证每遍夯点位置准确,在坑外设控制桩加

6、以保护。(3)机具设备进入工地,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试吊重锤,检查脱钩器开启情况,测定起重锤高度,并测量夯前锤顶高程。(4)将夯锤起吊到设计高度,待夯锤脱钩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落锤应保持平衡,若发现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要将坑底整平,每击均需测量夯沉量,并填写强夯施工记录。(5)在第一遍强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地面推平,一周后进行第二遍强夯,完成后推平。(6)施工过程中,单击夯击能、击数、收锤标准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对于夯坑过深、起锤困难、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夯点,满夯前必须进行补夯。(7)按设计要求完成强夯后,将场

7、地推平,并测量夯后地面高程。(8)强夯完成后,对地基加固效果进行检测。取得各种数据,与夯前原位测试相比较,以检验强夯效果。3、强夯施夯顺序强夯一般先行施工外围点,第一、二遍为点夯,夯点布置5*5正方形布置。首先施工正方形顺路基方向右侧顶点,全部施工完成后接着施工正方形延路基横向相邻顶点。为减少起重机移动次数,每遍强夯时起重机易放置在相邻四个夯点中间,对每个夯点依次施夯。第三遍为满夯2遍,锤印彼此重叠。4、强夯施工监测与质量控制强夯施工过程的监测至为重要,必须有专人负责,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作好详细记录。(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

8、量和落距以及夯锤吊环是否准确处于重心位置。(2)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夯的夯沉量及其周围的沉降、隆起和挤出的情况。(4)土基含水量的控制:土基在适宜的湿度范围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