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东南亚的槟榔文化

略论东南亚的槟榔文化

ID:35409494

大小:71.0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4

略论东南亚的槟榔文化_第1页
略论东南亚的槟榔文化_第2页
略论东南亚的槟榔文化_第3页
略论东南亚的槟榔文化_第4页
略论东南亚的槟榔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论东南亚的槟榔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略论东南亚的槟榔文化(南洋研究院04硕专门史胡尧瑶)摘要:槟榔在东南亚有一段长久的历史,槟榔树是棕橋科热带植物,果实为椭圆形,可以食用,乂是药材,东南亚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嚼槟榔的习惯,早从二千年前就有嚼槟榔这项传统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它并不局限在某一国家或地区而是广布在东南亚印度洋至太平洋这片海岛之中,范围大致与南岛语系民族的扩张的地区相符。它与东南亚各地域的文化有十分紧密的连结,从语言上、器物上、史籍中都可以找出一些端倪;如:生活口语、神话传说。在酋方人的眼中嚼槟榔是一项不雅的行为,由于这样的成见,它背后深深扎在传统文化里的根往往被忽视。其实,这项

2、传统是十分丰富古老的,即使在日趋全球化、传统价值屈于西方主流文化的今日,它深入各个文化面向里的根仍是不可否认且值得回头仔细看看重拾的。关键词:东南亚;槟榔;槟榔文化槟榔的属名Arccac由马来西亚土名拉丁化而来,其种名catechu则是马來语的“一种从植物中提炼出来的液汁”之意,可见槟榔可以用来做为天然染料。除了中国南部之外,印度、锡兰、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嚼食槟榔的风俗,至少沿续两千多年,是平民与贵族共有的嗜好。槟榔见诸于文献上,可追溯一千年前的南北朝吋代。李后主的《一斛珠》:“晚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

3、破。罗袖里残殷色可,杯深被香醪浣。锈床斜娇无那,烂嚼红葺,笑向檳郎唾。”词中的“红葺”即为槟榔。本文首先阐述了槟榔的由来及其盛行原因。接着略述了一下它的药用和主要功效,最后在此基础上浅显探讨了槟榔所体现出的东南亚传统文化,槟榔在东南亚文化重的地位和影响等,不胜浅薄。槟榔的由来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盛行据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一卷“槟榔槟榔别录中品(校正)自木部移入此。释名:宾门李当之药对仁频音宾。洗瘴丹〔时珍曰)宾与郎皆贵客之称。稽含南方草木状言:交广人凡贵胜族客,必先呈此果。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则槟榔名义,盖取于此。雷敦炮炙论谓尖者为槟,圆者为榔,亦似

4、强说。又颜师古注上林赋云:仁频即槟榔也。(诜日〕闽中呼为橄榄子,槟榔子。”槟榔树是棕柵科热带植物,果实为椭圆形,可以食用,又是药材。槟榔的果实有红、白两种,红的小而软,白的大而硬,须切成小块嚼。槟榔的口感通常是先苦后甜,还可使人略生醉意,刺激提神、槟榔汁液呈红色,长期嚼食,牙齿可被染成黑色,而有的民族也自以“黑齿”为美。本草纲目还有关于其气味的记载,曰:“【气味】苦、辛,温,涩,无毒。(甄权曰)味廿,大寒。〔大明曰)味涩。(弘景曰)交州者味廿,广州者味涩。(殉曰)白者味甘,赤者味苦。(元素曰)味辛而苦,纯阳也。无毒。(诜曰)多食亦发热。”中药大字典

5、中也有关于槟榔的记载:槟榔,ArecacatechuL.乔木,高10~18米,不分枝,叶脱落后形成明显的环纹。叶在顶端丛牛;羽状复叶,长1.3〜2米,光滑,叶轴3棱形,小叶披针状线形或线形,长30〜70厘米,宽2.5〜6厘米,基部较狭,先端小叶愈合,有不规则分裂。花序着生于最下一叶的叶基部,有佛焰苞状大苞片,长倒卵形,长达40厘米,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小,多数,无柄,紧贴分枝上部,通常单生,很少对生,花萼3,厚而细小,花瓣3,卵状长圆形,长5〜6毫米,雄蕊6,花丝短小,花药基着,退化雌蕊3,丝状;雌花较大而少,无柄,着生于花序轴

6、或分枝基部,花萼3,长圆状卵形,长12〜15毫米。坚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5〜6厘米,花萼和花辩宿存,熟时红色。每年二次开花,花期3〜8月,冬花不结果。果期12月至翌年2月。分布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广东等地,以海南为多。本植物的雄花蕾(槟榔花)、未成熟的果实(枣槟榔)、果皮(大腹皮)亦供药用。槟榔怎么包、它的材料组合、形状大小都随着地域的差异而不同;最基本的共通元素是以芝藤叶包石灰与槟榔核在口屮咀嚼。有的地区食未成熟的槟榔核(也就是槟榔树的种子)有的则吃已成熟的,未成熟的种子较柔软多汁也比较甜,已成熟的较苦较硕。槟榔核也分生食与熟食,一般来

7、说,住在潮湿地区的人多为牛食,在干燥地区的为熟食,方法有以水滚烫过、用阳光曝晒干燥、或是腌溃。老藤叶也是如此,有的地方是趁青绿的时候摘下来,有的是等到转黄了才采下。石灰有的是从岩石里采来,用法是磨成粉再参水成膏状。临海的地方则來自海底的贝类、珊瑚、软件动物,要用时得以火烧之再击碎磨粉。有出产香料的岛屿会在槟榔中加入麝香、胡椒、丁香等香料。对此木草中也有相应的记载:“【修治】头圆矮毗者为榔,形尖紫文者为槟。槟力小,榔力人。凡使用白槟及存坐稳正、心坚有锦文者为妙。半白半黑并心虚者,不入药用。以刀刮去底,细切之。勿令经火,恐无力。若熟使,不如不用。〔时珍

8、曰)近时方药亦有以火煨焙用者。然初生白槟榔,须本境可得。若他处者,必经煮熏,安得生者耶?乂槟榔生食,必以扶留藤、古贲灰为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