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工序质量控制

现场工序质量控制

ID:35416872

大小:64.4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4

现场工序质量控制_第1页
现场工序质量控制_第2页
现场工序质量控制_第3页
现场工序质量控制_第4页
现场工序质量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场工序质量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场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管好制造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保证工序质量能够处于稳定状态的各种活动的总称。(现场五大管理要素: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环(environment)4M1E)工序质量控制的意义:既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产品数量的重要措施。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能力调查;工序分析(控制支配性要求);工序控制(建立产品质量控制系统);开展“自检活动”一、工序能力调查1、工序能力及工序能力指数工序:制品的质量特性发生变化的加工单元(质量管理角度)。影响产品质量特性变化的因素:5M1E(

2、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环(environment测(measurement))工序质量:由“4M1E”构成的工序所具备的特性。工序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最基本环节,产品质量是工序质量的综合反映。工序能力(B):工序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是工序质量的一个衡量标准。反映工序的产品质量特性值(各种数量指标)在总体上的份上程度。B=6o。标准差(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X,.:产品质量特性值;X: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平均数;m产品数。工序能力指数(C〃):工序能力对产品质量标准(技术要求)的保证程度的

3、参数。T:公差范围(上下公差值之差)修止工序能力指数(Cpk):测定工序能力指数时,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发生偏移时,应首先通过设备调整,让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后,再计算C”值,否则将计算出来的C〃值作修正。S=C”・KCpk:修正的工序能力指数;K:修正系数。T£:中心对公差中心的偏移量;T:公差范围工序能力等级: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等级工序能力判断Cp>1.67特级工序能力过高1.67>Cp>1.33一级工序能力充足1.33y>1.00二级工序能力尚可1.00>C/?>0.67三级工序能力不足Cp<0.67四级工序能力全无2、工序能力调查工序能力调查的目的:

4、⑴提供设计资料;⑵提供生产技术资料;⑶提供加工资料;⑷提供检查、供销方面的资料。工序能力调查的步骤:⑴明确调查目的;⑵制订调查计划;⑶对调查工序实行标准化;⑷实行标准化作业;⑸收集数据;⑹分析数据;⑺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⑻计算C”值;⑼根据C”值,对工序能力进行判断;(10)写出工序能力调查报告。3、工序能力的测定方法:⑴肓接测量法;⑵测量产品法(计算C/直,判断);⑶差错分析法;⑷测量工序要素法二、工序分析1、支配性工序要素:关键的、占支配地位的工序要素。支配形式:⑴装置定位;⑵机器设备;⑶操作者;⑷原器件、零部件;⑸时间;⑹信息。2、工序分析:找出一

5、道工序中起支配性作用的工序要素的活动。工序分析的作用:提高质量,提高效率。3、工序分析的步骤:⑴应用因果分析图法进行书面分析;⑵实施对策计划;⑶制订标准,加以管理。三、工序控制1、工序控制的指导思想:⑴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企业的生产类型来制订质量控制或工序控制方案,并按方案执行;⑵把产品质量控制在工序的预防思想,即要管原因,保结果;管工序要素,保特性;⑶尽可能把人在工序控制中的作用减少到最小,甚至不起作用;⑷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2、工序控制的形式:⑴人工;⑵半自动;⑶自动化。3、建立工序控制点工序点:为保证生产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在产品

6、制造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建立工序控制点的原则:⑴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以及影响产品关键质量特性的零部件的关键质量特性;⑵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有要求的;⑶在现场最容易出现不合格品,特别是最容易出现废品工序的关键质量特性;⑷用户反馈回来的。建立工序控制点的条件:四、开展“自检活动”1、“自检活动”的必要性:产品质量的好坏,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操作工人。2、开展“自检活动”的前提:提高工人的质量意识。3、“自检活动”的内容:“三自检验制”——自检、自分、自记。五、工序质量控制的常用统计方法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序号名称用途口诀1调查表收集数据

7、。查检集数据2分层法数据项目的设立。层别作解析3排列图看问题的分布情况,找岀主要因素。排列抓重点4因果图理清思路,找岀原因。他骨追原因5散布图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散布看相关6直方图看问题的分别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存在。直方显分布7控制图稳定与否。管制找异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