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的修订重点(王磊)

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的修订重点(王磊)

ID:35467411

大小:60.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的修订重点(王磊)_第1页
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的修订重点(王磊)_第2页
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的修订重点(王磊)_第3页
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的修订重点(王磊)_第4页
资源描述:

《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的修订重点(王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的修订重点王磊基于课程的定位和学生的升学需求,选择性必修课程采用模块结构,以体现化学学习领域的特点和与大学化学课程的关联性,保持课程的持续性和_贯性。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的修订既遵循与必修课程相同的修订原则和思路,同时根据其在整个化学课程结构中的定位、3个模块的不同特点,确定修订的重点。下面以以往教学中开设比例比较低的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为例进行说明。一、整合内容主题,精选课程内容,注重形成统摄性认识不管认识宏观物体的结构还是认识微观物质的结构,都有相似的视角。认识宏观物体,需要认识物体的构成部件、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部件的空间位置;认识微观物

2、质,需要认识物质的构成微粒、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粒的空间排布。修订前课标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设置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和"硏究物质结构的价值〃4个主题;本次修订对内容进行整合,将"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和"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统整为〃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为此,修订后的该模块设置3个主题,分别为:主题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主题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主题3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与价值,与上述认识物质结构的3个视角相一致,注重帮助学生形成统摄性认识。为了突岀核心概念的认识功能,在每个主

3、题下都提炼出若干核心概念,它们是具有统摄性的概念,反映了认识物质结构及其性质的次级角度。各主题的核心概念见表1^0表1〃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各主题的核心概念±yj睥『油构罐為漩證列IM厂•/■nir.-wiHM.?,主鑒小勺匸哼贞Lj!;!.『邑卄电「的用和尤止垃;L2氓外1丄rn“EgNf;:吨!的木距和52研充:柯疋沽构111轴也1-3岐外电子乩3Iff锐祈Q姑御怎4曲廉利逢數伍W:::it在具体课程内容层面,对技能要求高、认识功能相对较弱的内容做了精简。例如,删掉等电子原理,也就是说对于结构简单的常见分子用路易斯结构式和价电子对互斥规则就可以判断,对于结构

4、相对复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需要使用等电子原理分析的分子或离子,不要求学生掌握。再如,金属晶体的等径圆球密堆积模型是最简单的球堆积模型,无法代表真实世界中晶体结构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该内容对学生问题解决技能有较高要求;故在修订中降低对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的要求。在本次修订中,还考虑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从现代化学认识的角度对内容的权重进行调整。例如,考虑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等只是化学键的典型模型,真实的化学键往往是介于典型模型之间的过渡状态,真实晶体多数是居于4种晶体类型之间的过渡型晶体,或者含有多种键型的混合键型晶体。本次修订将〃认识4种晶体类型"

5、调整为〃通过4种晶体类型(简单的模型)来认识晶体具有周期性等结构特点",弱化了4种晶体类型的分类。本轮课标修订整体上都强调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从强化更具认识功能内容的角度,一些内容得到加强。例如,电负性表达的是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与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等这些反映自由原子性质的参数相比,能够更好地反映和预测物质的性质,因此具有更为普遍的应用。修订后的课标要求说出电负性的含义、描述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还要能利用电负性判断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推测化学键的极性。与电负性的重视程度加强相呼应,对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的要求也更为明确:〃知道共价键可分为极

6、性和非极性共价键"和〃知道分子可以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知道分子极性与分子中键的极性、分子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1】。这样,依据电负性分析分子中电荷分布的结构特点,为进而分析分子ffiWT基础。二.发展学生对研究物质的不同尺度的认识人类认识物质的不同尺度〃对于物质结构学习而言是一个观念性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人类物质结构研究的层次与面貌,丰富看待物质及其性质的视角和思路。作为中学课程而言,需要把当前化学研究的新思路、新视角融入进来,将这种观念性的认识外显出来。化学是研究从原子、分子片、分子、超分子、生物大分子到分子的各种不同尺度和不同复杂程度的聚集态的合成

7、和反应,分离和分析,结构和形态,物理性能和生物活性及其规律和应用的科学⑸。由此,中学教育所应认识的微粒种类也应随之丰富,修订后的课标对此有一定的体现,例如"了解从原子、分子、超分子等不同尺度认识物质结构的意义",〃能举例说明物质在原子、分子、超分子、聚集态等不同尺度上的结构特点对物质性质的影响"⑴,可见超分子、聚集状态等这些在原版课标中未体现的结构尺度已经被吸纳进来。物质结构尺度的丰富必然会带动相应基础概念的重要性、内涵理解^应用范围的变化。例如,分子间作用力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典概念,而是成为架接分子与超分子的桥梁。超分子是2个或2个以上分子通过非共价键的分子间

8、作用力结合起来的物质微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