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爱莲说导学案示例二

[复习]爱莲说导学案示例二

ID:35472582

大小:66.2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5

[复习]爱莲说导学案示例二_第1页
[复习]爱莲说导学案示例二_第2页
[复习]爱莲说导学案示例二_第3页
[复习]爱莲说导学案示例二_第4页
[复习]爱莲说导学案示例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习]爱莲说导学案示例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爱莲说》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蕃、濯、鲜、蔓、枝”等重耍实词的意思及字的多种用法、意义。2.品析文中直接描写莲花的语句,结合《石灰吟》等诗歌,揣摩本文“物”与“志”之间的关系。3.反复诵读课文,探究“菊”“牡丹”对“莲”的衬托作用,进一步领会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牛活态度。【学习重点】揣摩本文“物”与“志”Z间的关系。【学习难点】探究“菊”“牡丹”对“莲”的衬托作用。【课前导学2】1・你知道什么叫“托物言志”吗?请读读下面的文字吧。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

2、寄托者。如我们以前学过的诗: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唐朝大诗人白居易说:“歌咏言,诗言志。”《小松》一诗借小松来托物讽喻,寓意深长。头一二句,生动地刻画出了小松在不被关注的环境中渐渐成长的过程,三四句的议论,讽刺的是社会对人才成氏缺乏关注与培养,感慨为什么总是在小树长成参天大树后才能被人发觉与接纳,为什么没有伯乐慧眼识才,在其弱小的吋候便将他们挖掘出来呢。《墨梅》一诗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川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三

3、、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呦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冇高洁端庄、超凡脱俗的内在气质;它不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白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正是诗人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的写照。上面两首诗,诗人分别借什么“物”表达了自己的什么“志向”?2.文中直接描写莲的语句有哪些?赞美了莲的哪些品质?(请你依照示例,完成下

4、表。)莲品质例如:莲Z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3.你知道什么叫“衬托”吗?请读读下面的文字吧。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刀”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能突出主体,使Z形彖鲜明,给人以深刻感受。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髙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例如我们以前学过的《赠汪伦》中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句就是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自己跟汪伦的友情更深。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川“坏的”衬托“好的”。

5、例如高尔基的《海燕》中写道:“海鸥在大海上匕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冇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人海上飞翔。”就是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对比和反衬的区别: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來,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1)对比中,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双方都是主体,不分主次;而反衬中的两个事物只冇一个是主体,可以明显的分出衬体和主体来,冇主次Z分。(2)对比中,对比的两事物必须出现,否则便达不到黑白分明的表达效果;而反衬中,衬体必须出现,而主体则允许隐藏,可以明

6、写此而陪指彼,特别是像以动衬静、以明衬暗等反衬,常常不出现主体。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奢极欲的愤怒,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而“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句却以声衬静,看似打破了静谧之境,却给了读者的截然相反的感受。《爱莲说》一文是如何运用“衬托”这种修辞手法?请你简要分析。[小贴士1:作者除了写莲花,还写到了什么花?这些花分别有什么特征?][小贴士2: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怎样?作者对这些花的态度又怎样呢?]【课中导学2】1•听写检测(继续巩固落实“蕃、濯、鲜、蔓、枝”等实词的意思及“之”字的多种意义、用法。)2.有感情地诵读,接力

7、背诵。3.揣摩本文“物”与“志”ZI'可的关系。(1)结合【课前导学】第2题,小组讨论,修改【课前导学】第2题的表格。要求:①小组成员轮流出示答案,讨论完成表格,将可以统一•的答案写在表上。②提岀小组成员答案无法统一的地方,派代表写在黑板上。(2)诵读课文,结合【课后导71】第6题(对周敦颐的理解)、【课前导学2】第1题以及《石灰吟》《望岳》等诗,揣摩作者赞美莲花是为了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憑趣与态度?(3)练一练。下面这首诗与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你结合诗的尾联简要分析。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