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术腐败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当前学术腐败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ID:35479461

大小:62.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5

上传者:U-991
当前学术腐败的原因及防治对策_第1页
当前学术腐败的原因及防治对策_第2页
当前学术腐败的原因及防治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当前学术腐败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当前学术腐败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肖莉华(三江学院南京江苏210012)内容摘要:学术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当而学术腐败问题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了。本文就学术腐败的原因和对策捉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关键词:学术腐败原因防治对策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国家重视知识分了,一些高职称、高学丿力、高学位的人收入大幅度捉高。另一方而,分配制度又不完善,工资、奖金、住房等分配制度以职称、学位、学历、职务论。加上对人才评价机制的不健全,看材料论人,导致一部分人采取各种手段弄虚作假,沽名钓誉,学术腐败成风。学术腐败一般表现在追求“虚名”与“实利”。出版图书、发表文章、评比科研成果等是知识分子追求名利的主要手段。抄袭、剽窃他人作品,粗制滥造文章、通过关系发表凑数文章,集资岀书。拿钱买文章,夸大科研成果,骗取科研经费,“破格”晋升职称,谋取学者的身份与地位,以达到谋取虚名的口的。木文就针对学术腐败的原因和对策提出自己的一点意见。一、学术腐败的成因:1、利益的驭使和竞争的压力。口前大多数科研院校所将科技人员的科研经费、学术论文、申报批准专利以及获奖等级等直接与科技工作者的职称晋升、工资待遇及福利等直接挂钩。由于单位的这种政策导向,一些科技人员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利益的追求,tt冒身败名裂的风险去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去伪造、涂改实验数据,抄袭、剽窃等手段来获取这些现实的名利。马克思说过:“人所奋斗的一切皆与他的利益有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小康之路。而冇些文人却还过着清贫的生活。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门己梦想中的汽车、洋房,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开始以学术为武器,踏上了“学术革命”之路。在这条奋斗Z路上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干,为了达到“多产丰利”的目的,不惜采取移尼接木、顺手牵羊等手段,还不时创造出几个写作的天文数字,使得屮外名人不得不感慨折服。因此,i些知识分子面临的巨大社会心理压力是造成学术腐败的一个根本原因。2、官本位”思想的毒害《诗经》中讲“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本来体现儒学出世思想的话却被现代人所误解,并将其屮的“官木位思想”加以发挥。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为一些高官编制那些本属于学者们的头衔。还冇的凭借自己的特殊地位和关系,仅用一张“批条”就换来一个博士文凭。这样一来,这就在学术与官位Z间架起了一座天梯,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学术将变成官员们头上的粉饰。这在客观上为学历注水,学术腐败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还有的一些学者常常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相混淆,茯至形成了一种“学术跟风”,曲意迎合某些领导的政治需要,炮制一些貌似学术却毫无 价值的官样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也给学术木身的纯洁性抹上一层阴影。3、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贫乏。我们的大学教育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严重忽略了文德和学风教育的问题。无论是硕士生述是博士生,目前的培养体制也缺乏科学化、规范化,选题论证、学术评议、论文答辩等环节大都流于形式主义。4、当代学术规范体制没有确立起来,知识产权观念淡漠,学术道德法治空缺。我们的学术制度、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缺乏对学术腐败的制约体制,这也纵容了学术腐败的滋生。尽管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但有法不依,执行不严,制裁不力,形同虚设。有的研究知识产权的论著,也照抄不误。长期缺乏学术交流、学术积累的自觉意识,缺乏学术创新的理论勇气满足于陈词滥调,低水平重复。另外,对已暴露的问题处置不力。即使那些被报刊公开批评有严重抄袭剽窃问题的人,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内部处理,教授照做,博导照当,根本没有足够的惩戒力。二、学术腐败的防治对策1、加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面学术形象。学术腐败的行为者是一些集体和个人,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校教职工包括博士、硕士生的教育、帮助和引导。针对近年來教职工思想道德教育薄弱的实际,一方而要教育和引导他们认识学术腐败的表现与危害,树立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学术道德品质,不断提高自律能力;另一方面要树立学历榜样,大张旗鼓地宣传那些不图名、不图利、踏踏实实工作的优秀学人的事迹,引导广大教职工包括博士生、硕士生进一步提高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从而为我国高校学术事业长久、健康地发展打卜•良好的人才基础。2、改革现行的学术管理体制,制定科学的学术评价制度,消除官本位行为意识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学术管理体制,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行政管理办法,突出的表现就是僵化的量化评估。我们必须改革这种急功近利的“一刀切”式的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学术成果价值评价体系。从根本上说,管理的科学化不等丁•量化,我们必须重视学术成呆的量,更要重视质的评价标准;既要重视管理部门的意见,更要重视同行专家的意见,不少学科还应充分重视国际上同行的评价;对创新学术成果要多鼓励、多支持、多宽容,少检查、少评比、少施压,努力为学术研究人员创造一种宽松、有序的学术环境。此外,对学术评价工作,应通过匿名评审等方式予以规范,努力达到公平、公止。3、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建立有效的监管和出发机制是遏制学术腐败的有效措施之一。学术腐败事件之所以屡屡发生,甚至于院士也难以洁身自好,参与其屮,除了学术界没有严肃、严谨和严格的科学工作作风,高尚的学术规范外,缺乏强冇力的监管和必要的处罚无形也放任了学术腐败的蔓延。(1)、充分发挥各级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对本单位出现的学术腐败事件,各级行政部门要本着对学术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学术腐败者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进行核查。不能为遮“家丑”而进行袒护和包庇,使学术腐败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 决。学术腐败者的事件一经查实,其直接行政领导难辞其究,也耍追究其监管不力的过失责任。(2)、建立有关学术道德政策的网站和官方举报网站,以便科技工作者方便地查阅国家相关部门、各科研单位、高校以及各学术团体制定的管理文件,以规范自己的科研行为,同时也接受各界的监督和举报。冇效的监管和处罚是阻止新的淫术腐败蔓延的最后一道防线,学术腐败事件的当事人也应被视同经济领域的贪污腐败一样,除要接受行政处罚、严厉的经济制裁外,同时对他人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使学术腐败的心理无生存的土壤,以彻底净化学术风气的目的。参考文献:1、马淑丽学术腐败的现状及根源华北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类)2003年第19卷第3期2、夏勃、冯斌学术腐败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月号.20033、郑良勤高校学术腐败及其遏制对策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1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