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2)班数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2)班数学计划

ID:35497935

大小:64.0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25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2)班数学计划_第1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2)班数学计划_第2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2)班数学计划_第3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2)班数学计划_第4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2)班数学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2)班数学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东莞市长安镇新安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六⑵班数学科教学计划2013年2月20_0教材简析本册重点本册教材包括卜•面一些内容:负数、1员1柱与1员1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1、在数与代数方面,课本出现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有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冇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3、统计和数学广角,让学生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数学广角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发展

2、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整理和复习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捉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而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③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知识。本册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全册总目的要求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

3、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止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捉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呆,并能作岀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常生活中的作

4、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捉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名称负数课时数3课时周次1周双基耍求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止确地读、写止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子也不是负数。2

5、、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主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牛活的密切联系。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重卢八、、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二课堂安排交流会:学生在新课前到商场、市场调查了解商品的价钱哪里用到正数和负数,以及网上收集有关正数和负数资料。课前进行汇报。难点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名称圆柱、圆锥、课时数12课时周次1~3周双基耍求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

6、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卢八、、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第二课堂安排动手操作:通过学习圆柱和圆锥,学牛.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制作圆柱和圆锥的模型,通过做模型让学生进…步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难点1、理解表面积、体积的含义。2、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第-I•二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名称比和比例课时数16课时周次4-7周双基要求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理解止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止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

7、,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5、认识放人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重点1、比例的意义的性质。2、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第二课堂安排实地量度:学习比例尺,学生基本理解什么是比例尺,让学生分组去量运动场和操场,量出实际距离,让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