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

2015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

ID:35513474

大小:17.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5

2015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_第1页
2015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_第2页
2015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_第3页
2015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_第4页
2015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判断题(每题2分)1.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沙利文(H.S.Sullivan)、霍妮(K.Horney)、弗洛姆(E.Fromm)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说、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论,强调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对精神病产生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在美国形成了精神分析学。正确错误2.认知心理学与冯特心理学没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受格式塔心理学思想影响。是行为主义的反作用。正确错误3.杜向阳2007年创立反省心理学派,同时提出“心潮调节法”和“浅层置换法”两种通用型心理治疗方法正确错误4.无论是什么学科或思潮,学派之间的对立只要还是限制在批评、论战、自放异彩上,没

2、有演变成为人身、精神的限制和伤害,都是不应该提倡的。正确错误5.现实疗法的创立者是美国的威廉格拉塞正确错误6.什么是健康?联合国卫生组织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指身体、心理和包括社会适应在内的健全状态。正确错误7.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错误8.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没有启发作用。正确错误9.心理学的这一研究重心的转移实际上没有背离了心理学存在的本意,它导致“很多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怎样在良好的条件下能获得自身的幸福。”正确错误10.传统心理治疗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病人自身的各种能力上而不是集

3、中在病人的疾病上。正确错误11.积极心理治疗是在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和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正确错误12.积极心理治疗在使病人获得积极认识能力时强调病人自助,也即病人通过与治疗者的相互交流而自己感悟到对问题的积极认识。正确错误13.积极心理治疗在个体水平上主要不关注个体的积极人格特质,期望通过培养积极人格特质来使病人激发起自身的力量而改变对问题的片面看法正确错误14.人的一切心理、行为活动只有在意识和潜意识的本能协同协作下,遵循“需求斗争奖赏”规律,进行着有动机和兴趣、有进展和奖赏的斗争,人脑才能体验到自信、愉悦等积极的情绪,才能成为正常

4、人。正确错误15.一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叫做积极心理学,它正是由故事的主人公、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拉布拉格提出并倡导的。正确错误16.Andrews和Withey(1976)又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的第三个维度:认知维度。正确错误17.情感平衡包含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维度,但这两个维度并不具有必然的相关性,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正确错误18.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能够反映个人的幸福,而且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正确错误19.乐观是人的一种主观心境。乐观是指向未来的,但它对现在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正确错误20.深信生活有意义不是心理复原力强的主要特质正确错误

5、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21.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的兴起。A.机能主义心理学派B.内容心理学派C.格式塔心理学派22.()指个体需要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协调状况,即自己的认识与实际体验之间的不协调,自己的问题所在。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而真诚地面对治疗体验。A.不协调B.移情C.平等和真诚23.认知能力有()种具体形式A.三B.四C.二24.积极心理治疗不承认人有所谓的消极心理,认为各种消极心理是人在积极发展各种心理保护模式来降低自己受到更多伤害的可能性,即一种()A.认知性心理B.伤害性心理C.保护性心理25.()

6、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基础A.心理沟通B.心理健康C.生理健康26.以跨文化研究为基础,以冲突的研究和解决为核心,以资源为取向,从态度、理论到工具均有革命性的创造。是由()创立的心理治疗疗法A.布伦塔诺B.罗杰斯C.诺斯拉特佩塞斯基安27.积极心理治疗以()为基础,允许对许多心理问题进行另外的评估,这就使得病人更容易接纳治疗者及其思想观点。A.消极心理B.社会现实C.心理健康28.认为幸福等于各种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的简单相加(Bvudburn1969)是()A.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B.以内在情绪体验界定的幸福C.以个体自我评价界定的幸福29.Diener、larsen

7、、leving(1985)等人提出,衡量情感应从()方面入手A.二B.三C.四30.Andrews和Withey(1976)又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的第三个维度()A.正性情感B.生活满意感C.认知维度31.主观幸福感产生于需要是否满足和目标是否实现是()A.判断理论B.活动理论C.目标理论32.()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类似于马斯洛提出的“高峰体验”,能够使人们全身心的投人到某个任务中,同时感觉到身心愉悦。A.积极心理B.流畅体验C.主观幸福感33.()认为,挑战-能力平衡是引起流畅体验的原因。A.DienerB.StraumanC.Csikszentimihalyi

8、34.本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