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信息技术学科

市南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信息技术学科

ID:35545173

大小:8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6

市南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信息技术学科_第1页
市南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信息技术学科_第2页
市南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信息技术学科_第3页
市南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信息技术学科_第4页
市南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信息技术学科_第5页
资源描述:

《市南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市南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区级研讨活动反馈组织者姜蓓、王洁时间2008.6.3地点新世纪学校微机室研讨内容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公开课展示暨名师经验交流会各校出勤(缺勤请注明未到或请假)新昌路邹德刚文登路陈琰区实二辛丛丛宁夏路郭斐太平路请假贵州路隋文静宁夏二小鞠蓉市实验孙陆八大峡吕杰基隆路王金奉大学路谢茜新世纪李磊、袁善勇南京路姚帅莱芜路牟晨银海杨乃琪燕儿岛况琳琳德县路陈宁宁天山马云龙镇江路宁彩虹北京路张静福林郑明欣金门路姜仁蓓莘县路慕琳海利丰周青山香港路史彤朝城路王春来定陶路张昕区实验刘静华嘉峪关龚海波榉园孙常乐研讨活动纪要:一、公开课展示:新世纪学校袁善勇老

2、师执教三年级《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二、互动研讨发言实录摘记:区实验刘静华老师:袁老师对学生的习惯培养很扎实、到位;学生在做的时候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课题选择的很好,环节紧凑,内容充实,问题引出自然;学生能一目了然的发现两个文档的不同,标题的艺术字效果,正文的效果,以及边框及文本框,这些都很自然。建议,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应该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多看看学生出现的问题。金门姜仁蓓老师:老师对学生的课堂常规的要求,在下课的时候,要求学生把窗口退出,退到桌面,还有学生进门后,学生很习惯地打开练习打字,学生离开时能够很习惯的把小椅子摆正,这是一节常规课,很实在,很扎实,有一点,老师对知识的迁移方面

3、,很多知识都是上学期学的,文本框是刚刚学的,学生这样会养成习惯,积极思考。南京姚帅老师:老师在课堂上有很多非常细心的提示,在选中部分,强调了艺术字和普通文字的选中方法。对学习方法的提示:想一想,问一问,试一试,特别是最后一个试一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很重要。区实二辛丛丛老师:这节课,优点很多,最清楚的是板书,最后一点打印预览的讲解,讲了两种方法,但对于怎样让学生退到原来的文档,没有提示,有很多学生不点不知所措。每一个知识点,最好从头到尾,让学生进行反馈,反馈也是比较重要的。文登陈琰老师:有一点想问一下,在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你选择了一些文本框,页面边框的设置,讲了一下步骤。为什么其它设

4、置没有集中讲?新世纪袁善勇老师:艺术字等都是上学期的,文本框是本学期的知识,但学生掌握不是很好,所以我提了一下。我想让学生用这个学习方法来解决。文登陈琰老师:在文本框设置的时候,全部利用竖排的文本框,任务布置很明确,能够让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姜蓓老师:这是一节复习课。是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完成对一封信的美化。袁老师结合当前的热点时事,借助对一封信的美化,从标题、正文、口号等,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涵盖了学生前面学过的一些主要知识,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工具作用。袁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特别强调学习方法,想一想,问一问,试一试,在每节课中都有所体现。我们在教课时,

5、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基隆王金奉老师:我感觉这一节课下来,课堂很和谐,我在上课,我也要求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请教旁边的学生,但效果达不到这样。问袁老师:怎么保持课堂秩序?新世纪袁善勇老师:课堂常规,在三上时接了这一个班,我在与学生见第一面开始,我就提出了这些要求,我事先列了表,包括进教室,出教室,并争得班主任的配合。一开始和学生态度不要太随意,是比较严厉的,后面可以稍微放松。姜蓓老师:新接的班,要有自己的要求。自始至终不能有任何的松动。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说到做到。朝城王春来老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指

6、正,在我的课堂里,一般是做完后,统一一起来指正,袁老师的做法,能够让学生当时就能够得到反馈。姜蓓老师:这与老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习惯有关,老师与学生建立默契。根据学生的不同采取不一样的方法和教学的策略。每个老师都要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影响常态课的因素在哪里。三、名师经验交流会金门路小学姜仁蓓老师《怎样上好一节常态课》(一)常态课是真实的1.明确教学目标2.吃透教材,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亲自上机操作3.备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确实存在的知识差异4.研究教学方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5.课堂上,灵活是关键6.课后的评价是主要(二)常态课是精彩的(三)常态课是高效的感谢榉园学校孙常乐老师、贵州路隋文静

7、老师和海利丰学校周青山老师做了互动研讨的现场实录。另附:1、袁善勇老师提供的课堂教学详案与大家分享共勉2、金门路小学姜仁蓓老师《怎样上好一节常态课》经验交流材料与大家共享备注市南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2008年6月10日附件:1、三年级《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教案(新世纪学校袁善勇老师执教)2、金门路小学姜仁蓓老师《怎样上好一节常态课》经验交流材料附件1:青岛新世纪学校教师备课教案学科:信息技术年级:三年级执教人:袁善勇2008年6月课题给灾区小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