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监测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监测

ID:3561629

大小:5.52 MB

页数:93页

时间:2017-11-22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监测_第1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监测_第2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监测_第3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监测_第4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监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监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工作主要内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简介《全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制指南》介绍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简介2010年相关网站蜱虫叮咬病例报道1、河南商城蜱虫叮咬添新病例专家称或有新病毒出现(南医大公卫网2010.9.12)2、河南商城县多人被蜱虫“咬”死引发当地群众性恐慌  (中国宁波网2010年09月09日)3、河南山東29人遭蜱咬染病死[2010-09-09]【文匯網訊】蜱的危害1、蜱是媒介生物,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患病。2、蜱可传播多种疾病。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

2、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3、蜱传疾病极少见人传人现象,但是,接触含有较大量病原的血液或分泌液,有可能感染发病。引起关注的早期疫情地区最早发现时间报告病例疫区地貌浙江2004.05不明原因发热丘陵地区山东2004-06“不明原因疾病”病人,伴有发热、全身酸痛、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降低丘陵地区江苏2005.05不明原因发热伴多脏器损伤丘陵地区湖北2005.09疑似流行性出血热/不明原因发热丘陵地区安徽2006.11疑似流行性出血热丘陵地区河南2007

3、.05不明原因高热伴严重胃肠疾病病人丘陵地区2006年安徽疫情2006年11月5日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一名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死亡11月17日在芜湖市弋矶山医院和死亡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9人发病其中医务人员4名、家属5名事件发现首例患者居住地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8县交界处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4℃以丘陵为主新杭镇位于广德县东北部距县城30多公里人口7.8万人独山村居民400余人疫情概况合计报告病例10例,死亡1例首例病例,死亡首例病例密切接触亲属21人,发病5人,罹患率23.81%广德县首例病例密切接触医务人员18人(含村医2人),没有发病弋矶山医

4、院首例病例密切接触医务人员24人,发病4人,罹患率16.67%9例继发病例密切接触者共90人,没有发病首例病例10月18日,可疑的“草蜱”咬伤右踝关节内侧,有红肿、发痒等症状,10月21日,对被老鼠污染的衣物进行清理及清洗。10月30日,出现发热、头痛、头晕、全身关节痛、乏力等症状。10月31日,在本村卫生室就诊,体温39.2℃11月3日,患者尿量减少,出现牙龈出血,到广德县人民医院诊治11月4日,中午转往芜湖市弋矶山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下午3时49分,患者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出血晚7时许,病情危重,给予气管插管,11月5日6时,口、鼻不断涌出咖啡样

5、液体,经抢救无效,于6时55分宣布死亡。临床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WBC下降10/10(2.24±0.24)×109/LN(1.00±0.11)×109/LL(0.93±0.23)×109/LMo(0.24±0.04)×109/LPLT减少9/10(36.13±7.28)×109/L异形细胞4/10尿常规蛋白尿6/10管型尿3/10表现为颗粒管形隐血(+)(4/10)骨髓穿刺其中1例因反复WBC、PLT下降,BM呈增生性改变10例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变化10例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变化10例患者主要生化检测结果种类项目例数结果参考值肝功能ALT6/10(77~228)U/L(0~50)U/L肾

6、功能Cr2/10(176~232)mmol/L(40~130)mmol/BUN2/10(14.9~16.9)umol/L(2.3~7.1)umol/L心肌酶谱AST8/10(77~758)U/L(0~40)U/LLDH7/10(325~3920)U/L(135~225)U/LHBDH7/10(253~2248)U/L(76~195)U/LCK7/10(233~1671)U/L(0~190)U/L胰酶AMS3/10(124~336)U/L(0~95)U/LLIP3/10(124~520)U/L(0~60)U/L血凝常规APTT6/10(44.2~163)秒(28~44)秒注:ALT

7、:谷丙转氨酶;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CR:肌酐;BUN:尿素氮;CK:肌酸激酶;LDH:乳酸脱氢酶;HBDH:α-羟丁酸脱氢酶;AMS:血淀粉酶;LIP:脂肪酶;APTT: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结论国内首次确认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临床表现符合实验室诊断成立首例患者有蜱叮咬史病原体分离困难:只有美国和欧洲一个国家分离到病原体。传播途径问题:人-人传播?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umangranulocyticanaplasmosis,HGA)是一类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