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讲种群与群落检测

2018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讲种群与群落检测

ID:35687621

大小:162.9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12

2018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讲种群与群落检测_第1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讲种群与群落检测_第2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讲种群与群落检测_第3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讲种群与群落检测_第4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讲种群与群落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讲种群与群落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6第1讲种群与群落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较大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2.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现象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进行的初始条件不同3.

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4.某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逐渐发展到稳定阶段。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K值C.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D.演替过程中,后

3、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5.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模型(Nt=N0λt)中,λ=增长率-1B.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中,在达到K值前,种群数量每年都以相同的倍数增长C.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会随气候、季节等因素而变化D.鱼类养殖过程中,在种群数量接近K/2时进行捕捞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6.某品种榕树只依靠榕小蜂为其传粉,而这种榕小蜂也只依靠该品种榕树为其提供繁殖后代的场所和食物,某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发现,该品种榕树之所以

4、能吸引榕小蜂是因为该品种榕树的隐头花絮能分泌4-甲基苯甲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榕小蜂与该品种榕树的种间关系为寄生B.该品种榕树依靠化学信息吸引榕小蜂C.榕树开花季节,榕小蜂的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D.有隐头花絮的植物都能分泌4-甲基苯甲醚7.对环境条件相似的A、B两岛的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如图)。已知B岛青毛社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A岛,且6~8月该岛上有社鼠天敌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代表两岛社鼠的环境容纳量B.两岛7~8月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C.6月之后B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影响因

5、素主要是竞争D.客观上天敌起到促进社鼠种群发展的作用,两种生物共同进化8.豌豆蚜和某种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上述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即处理组,不做处理的为对照组),调查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种分组第7天第14天第21天蝉大眼蝽对照组0.200.620.67处理组0.200.100.11豌豆蚜对照组2.004.002.90处理组2.008.7022.90鳞翅目幼虫对照组1.001.31

6、0.82处理组1.002.193.03A.施用疏果剂后,21天内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和豌豆蚜都属于第二营养级C.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全部被同化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D.蝉大眼蝽主要取食利马豆,而取食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较少9.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b点不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d点不存在水平结构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C.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

7、的关系10.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二、非选择题11.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典型的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布着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植物的这种分层为动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1)森林中自上而下这种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了群落的

8、________________结构,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____。(2)当森林遭受持续的干旱气候时,树林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水分,维持生态系统正常的功能,这种现象反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调查该森林中金丝猴的种群密度,第一年捕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