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ID:35698790

大小:63.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4-13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教案_第1页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教案_第2页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教案_第3页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教案_第4页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教材简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语言表达的艺术”为专题来编排课文的。本组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其中《杨氏之子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晏子使楚》学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的回击另了楚王;剧本《半截蜡烛》学了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半截蜡烛里的秘密与德国军官的机智周旋,在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充满了胆略和智慧;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说明了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2、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了解不同题材的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本组的“口语交际·习作三”安排了以“劝说”为主题的模拟表演和写发言稿的内容,“回顾·拓展三”也是紧紧围绕语言表达的艺术和形式的问题,安排了“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三项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并积累精妙语言。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和表达艺

3、术。3、通过学习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方式,引导积累优美的语言。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2、了解不同体裁表达方式,在学习中积累优美语言。四、课时分配《杨氏之子》1课时《晏子使楚》2课时《半截蜡烛》1课时《打电话》1课时《口语交际三》1课时《习作三》2课时《回顾·拓展三》1课时共计9课时五、教学设计----10杨氏之子教学目标知识: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能力: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故事中

4、人物语言的风情和幽默,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难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准备:了解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

5、不同。4、自由的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别和不同。学生可能的回答:很难读通顺;有些字没见过,不好认;意思不懂;句子很短……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1)学习生字“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wèi)”、“应(yìng)”。(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如:有些古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二、熟读课文,理解意思----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教师要注意指导有

6、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3、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为设果,果有杨梅。”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难点是“夫子”的理解。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三、质疑问难,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 2、背诵课文

7、。第二课时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读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还是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语气。二、深入理解,体会语言1、思考: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1)“应

8、声答曰”说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没有正面说杨梅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你们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我们家的。2、讨论: (1)杨氏之子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好不好?(2)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说话的例子,说一说。三、拓展延伸,综合学习----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