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科学与艺术的有效融合与渗透

幼儿教育中科学与艺术的有效融合与渗透

ID:35734415

大小:22.3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5

幼儿教育中科学与艺术的有效融合与渗透_第1页
幼儿教育中科学与艺术的有效融合与渗透_第2页
幼儿教育中科学与艺术的有效融合与渗透_第3页
幼儿教育中科学与艺术的有效融合与渗透_第4页
幼儿教育中科学与艺术的有效融合与渗透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中科学与艺术的有效融合与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儿教育中科学与艺术的有效融合与渗透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虽可划分为五大领域,但每个领域间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它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陈鹤琴先生的“五指活动”理论,也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是整个的、连贯的”。这就意味着要关注不同领域和领域间的相互渗透,没有相互渗透的领域是背离当今教育观和课程观的。幼儿科学与艺术领域的融合,就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宗旨,把科学与艺术教育诸要素组合起来,使之相互渗透。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这样描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与科学是一枚硬币的

2、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曾预言:时代的前进将使艺术越来越“科学化”,而使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一、科学领域为艺术领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经验和课程内容科学与艺术领域的相通点在于它们都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并还原于生活。因此,我们在进行科艺活动的融合时,内容必须围绕幼儿的现实生活,有机联系,相互渗透。1.给幼儿观察的空间,引起表现的兴趣《纲要》中科学领域明确指出幼儿要“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艺术领域也同样提出了“引导儿童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

3、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的要求。观察是幼儿认识事物的最佳途径,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是萌发儿童科学精神的出发点。因此,我们要珍惜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积极引导幼儿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学习。如:在美丽的春季、丰收的秋季来临的时候,我们经常带幼儿去散步,观察季节的变化。幼儿往往会有很多的发现,这时教师就要为幼儿准备足够的材料,让幼儿自由地去描绘自己看到的景物,让幼儿用美术的手段表达自己对季节变化的理解。在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得到了艺术的熏陶。2.给幼儿适宜的环境,使其乐于创造幼儿园的

4、区角活动是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于是,我们特别设置了“科艺操作区”,就是将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操作区,提供丰富的工具材料满足幼儿不同的操作需要,材料的投放和选择也要考虑到两者的结合点。我们根据主题活动,进行相关的材料收集,如提供幼儿科学探索的布、水、镜子、万花筒、磁铁等,提供幼儿开展艺术活动的颜料、水彩笔、剪刀、乐器等,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实验、探索和设计、制作、记录活动。---如:在开展大班科学活动《音乐瓶》时,我们在操作区投放了很多的玻璃瓶做“音乐瓶”,孩子们在瓶里装上不等分量

5、的水,用小木棒依次敲击瓶子,感知声音的变化。当用小木棒敲击“音乐瓶”时,瓶子和水会发生振动,当振动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时,我们就听到了声音。由于每个瓶子里的水量不同,它的振动频率不同,所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水越少,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了解这一现象后,孩子们组织起了“小乐队”,敲敲打打,不亦乐乎。幼儿通过科艺活动的开展,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操作时发现问题,在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中获取了广泛的科学经验,发展了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了学习科学的兴趣,萌发了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也进一步通过接

6、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了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二、艺术领域为科学领域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机会和表现平台艺术在沟通和形成各学科之间的各种联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优势。幼儿园艺术领域包含了不同形式的创造性活动,是在各种知识和经验的重组中进行的,具有综合特性。在科艺的融合渗透中,艺术领域为科学领域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机会和表现平台。---1.以美术活动为载体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美术是艺术领域的一个方面,是一门技艺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与科学的工具性十分贴近。有位艺术家说:“绘画中

7、处处有科学。”科学和美术有着和谐的、互动的关系。科学活动注重让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动手操作是其主要特征。而幼儿的美术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使用纸笔或不使用纸笔而运用其他工具材料的操作行为。幼儿美术教育是操作教育,没有操作就谈不上美术教育,而且幼儿的愉悦性、体验性和技能习得都是在操作中获得的。由此可见,科学与美术教育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动手操作,只不过操作对象不同而已。所以,科学与美术的融合教育必须满足幼儿操作的需要。由于学龄前儿童处在前阅读阶段,而形象知觉又占主导地位,往往会通过绘画来明晰所发现的事物特征和关系,于

8、是我们尝试着将科美融合的教育渗透在日常美术教学中。如我们在小班以“玩色”为主要手段,开展了“花裙子”“变色鸟”“玻璃滚画”等一系列活动,利用玻璃、积木等作为作画工具玩玩画画,利用三原色两两结合变成其他颜色的原理等,让幼儿在玩和画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幼儿操作的兴趣,使我们幼儿美术与科学的结合新鲜而又美妙。2.音乐与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