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板块四突破主要失分题型题型1加试第26题——史学方法类选择题学案

浙江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板块四突破主要失分题型题型1加试第26题——史学方法类选择题学案

ID:35782897

大小:435.6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4-17

浙江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板块四突破主要失分题型题型1加试第26题——史学方法类选择题学案_第1页
浙江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板块四突破主要失分题型题型1加试第26题——史学方法类选择题学案_第2页
浙江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板块四突破主要失分题型题型1加试第26题——史学方法类选择题学案_第3页
浙江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板块四突破主要失分题型题型1加试第26题——史学方法类选择题学案_第4页
浙江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板块四突破主要失分题型题型1加试第26题——史学方法类选择题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板块四突破主要失分题型题型1加试第26题——史学方法类选择题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题型1 加试第26题——史学方法类选择题[四年考情统计]年份第26题2018·4借助多种研究路径研究曹操形象2017·4史研方法与百家争鸣2017·11光绪被囚瀛台的诸种说法2016·4海昏侯墓2016·10心学2015·10烽火戏诸侯[规律总结]从2015年10月至2018年4月六次选考试题来看,加试部分的第26题每年的题型特点是较为固定的,那就是以考查历史学科的学科素养和史学研究方法为主要目标。这种题型在全国卷和其他地方自主命题中也时常出现。综合分析第26题的命题思路,大体有如下特点:(1)从考查的能力方向上看,主要考查:①对“史料”相关的史学常识的考查,如史料的分类;对“史料”价值的判断

2、;对“史料”的运用与处理方法的基本理论的考查。②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考查,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等。(2)从命题的内容上看,往往涉及历史文化常识、重大考古发现、史学前沿理论成果、学术争鸣的流行观点等。考查点最终落脚于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能力。(3)从考查的形式上看题干多采用文字史料、图片史料以及多学科的情境知识叙述等形式。选项多是理解性、方法性、观点性的历史结论与方法规律。(4)从难度上看,这类题目难度相对较大,思维层次较高,是比较容易失分的题目。例1 (加试题)(2018·4月浙江选考,26)2009年曹操墓的发现,使曹氏及其

3、家人的故事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此正是“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历史记载和民间话本等诸多材料中,曹操形象犹如川戏之“变脸”。研究发现,曹操在戏台上虽是白脸,实是了不起的人物,几个儿子都才兼文武。曹丕多才多艺,会使剑,在宴席前曾以甘蔗代替,击败对手。反而是号称有八斗之才的曹植,武的方面差。有人则分析指出曹植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带兵打仗,只是始终未能获得准许而已。还有研究者认为,曹植之所以渴望上前线,并非真想立功建业,只不过是想离开牢狱式的“封邑”。这说明(  )A.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B.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C.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

4、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D.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解析 本题为史料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的综合认知。从材料中的意思可知,曹操历史形象在戏台上属于白脸,但经过研究发现,许多事情都和戏曲传说是不一样的,可知C选项比较契合题意。A选项中的考古进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选项说法过于绝对,并且材料中所给出的结论都是属于历史学家的研究所得。D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 C例2 (加试题)(2017·11月浙江选考,26)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关系是晚清史研究常常涉及的话题。慈禧身边的女官曾写下悲情故事《瀛台泣血记》,说光绪帝自戊戌政变后即被囚禁瀛台,直至去世。康有

5、为、梁启超则从清廷派系之争为光绪抱屈。而据官方史料,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在御前会议同意断交、宣战,光绪帝发言激烈。预备立宪开始后,清廷档案对光绪帝政务活动均有系统记录,军机大臣及皇帝身边人员并有日记,足证光绪帝的最后十年仍参与处理国事。这说明(  )A.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历史的书写却需要合理的想象B.历史虽是过去的现实,历史的信息却可以以各种方式存在C.历史学追求的是史实的纯粹与客观,而非细节的毛发毕具D.历史研究不仅要有文献资料和档案记录,还要有口述历史相佐解析 历史事实的叙述要符合客观事实,并不能依靠想象,排除A项。历史学的追求不单是历史的观点与总结,要得出结论必须结合相关的所有时间空

6、间等方面的信息,任何一件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独立的,所以要结合各种细节详细考证,故排除C项。历史研究包括文献资料、档案记录和口述历史,但是口述历史较少,并非所有的历史研究都有口述历史佐证,故排除D项。答案 B例3 (加试题)(2017·4月浙江选考,26)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个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后有人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表示不同意见。对此该学者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以作回应。毛泽东当年对此形式颇表赞同。这种讨论方式说明(  )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B.学术争论以澄清事实为鹄

7、的,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C.历史学应像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D.历史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学者围绕《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作进行激烈的争论,而这一争论得到了毛泽东的赞同,这说明历史学应像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故选C项。答案 C1.注意相关知识与理论的储备(1)注意储备基本的史料研究的基本知识。一是明确历史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