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十三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练习

安徽省2019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十三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练习

ID:35785236

大小:479.3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8

安徽省2019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十三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练习_第1页
安徽省2019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十三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练习_第2页
安徽省2019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十三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练习_第3页
安徽省2019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十三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练习_第4页
安徽省2019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十三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9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十三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题十三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8·恩施中考)“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A.民主共和B.民主科学C.实业救国D.变法图强2.(2018·合肥瑶海区一模)下图中一位中国人划着写有“中国货”“中国出品”“中国自造土产”的小船,在“舶来货”的汪洋大海上前行。该漫画()A.揭露了列强武装侵华的罪恶行径B.表明了“实业救国”思潮的

2、产生C.说明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阻碍D.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3.(2018·苏州中考)张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是指民族工业的()A.产生B.初步发展C.黄金时代D.衰落4.(2019·改编题)下图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数量统计图,导致其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有()①清政府的推动 ②辛亥革命的鼓舞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④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

3、.①②③5.(2018·池州模拟)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黄河)以北,万不得一。”这段话反映了近代工业()A.整体水平落后B.侧重于重工业的发展C.地区分布不平衡D.行业分布不平衡6.(2018·北京中考)社会变化反映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下是上海白渡桥平均每天通行情况表(单位:次)。材料反映出()时间人力车马车轿子自行车汽车有轨电车1889年5449110001926年146000034593936922A.等级观念的消失B.娱乐方式的多样化C.民族工业的发展D.

4、交通工具的近代化7.(2018·咸宁中考)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A.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B.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C.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D.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8.(2018·贵阳中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下令废除了“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男子之间的称呼改用“先生”或“君”。这表明()A.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B.传统习俗被彻底打破C.平等的观念得到传播D.盲目崇尚西方文明9.(2019·改编题

5、)一九○一年,诏办经济特科,废去八股,整顿翰林院,复办京师大学堂。一九○三年,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一九○五年,会奏应请自本年始,即停止乡会及各省岁科考试。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方面的变革()A.社会习俗B.教育C.新闻出版D.电影娱乐10.(2018·潍坊中考)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A.思想观念解放B.大众报业发展C.铁路交通发达D.轮船航运繁荣11.(2018·河南中考)下图反映的情景表明近代中国()A.书信往来

6、彻底结束B.社会礼仪发生变化C.信息传递主要靠电话D.出现了新兴的职业12.(2018·大庆中考)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各界民众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并创作了一批反映民众心声的作品,其中《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A.鲁迅B.聂耳C.侯德榜D.徐悲鸿二、组合列举13.(2019·原创题)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1)在时装、烫发流行之际,旗袍、__________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人青睐。(2)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创办于上海的《________》。(3)1897年,______________

7、成立,它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4)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京剧《__________》。三、材料解析14.(2019·改编题)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社会生活随之也呈现出近代化的态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实业救国”梦甲午战后,他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好像)之树然(样子),教育犹(如)花,海陆军犹果也,而根本则在实业”。他提出了……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发展。但大战结束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1)材

8、料一中的“他”是谁?为挽救国家危亡,“他”提出了什么主张?(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如何曲折发展的。材料二 “民主平等”梦(3)漫画形象地描绘了20世纪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