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路径问题(将军饮马问题)--教学设计课题

最短路径问题(将军饮马问题)--教学设计课题

ID:35969055

大小:2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29

最短路径问题(将军饮马问题)--教学设计课题_第1页
最短路径问题(将军饮马问题)--教学设计课题_第2页
最短路径问题(将军饮马问题)--教学设计课题_第3页
最短路径问题(将军饮马问题)--教学设计课题_第4页
最短路径问题(将军饮马问题)--教学设计课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短路径问题(将军饮马问题)--教学设计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最短路径问题——将军饮马问题及延伸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茶林学校熊东旭8最短路径问题教学内容解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利用轴对称研究某些最短路径问题,最短路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初中阶段,主要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为知识基础,有时还要借助轴对称、平移变换进行研究。本节课以数学史中的一个经典故事----“将军饮马问题”为载体开展对“最短路径问题”的课题研究,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的线段和最小问题,再利用轴对称将线段和最小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问题。教学目标设置:1

2、、能利用轴对称解决最短路径问题。2、在解题过程能总结出解题方法,,能进行一定的延伸。3、体会“轴对称”的桥梁作用,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难点:如何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线段和最小问题。学情分析:1、八年级学生的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演绎推理、归纳和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引导。此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能在一定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中获取一定的数学新知识,但在数

3、学的说理上还不规范,集合演绎推理能力有待加强。2、学生已经学习过“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以及“垂线段最短”。以及刚刚学习的轴对称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作为本节知识的基础。8教学条件分析:在初次解决问题时,学生出现了多种方法,通过测量,发现利用轴对称将同侧两点转化为异侧两点求得的线段和比较短;进而利用PPT动画演示,实验验证了结论的一般性;最后通过逻辑推理证明。教具准备:直尺、ppt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引入1.【问题】:看到图片,回忆如何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释这个问题?2.这样的问题,我们称为“

4、最短路径”问题。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入手,为进一步丰富、完善知识结构做铺垫。二探究新知1.探究一:【故事引入】:唐朝诗人李颀在《古从军行》中写道:“白日登山望峰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中就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古时候有位将军,每天从军营回家,都要经过一条笔直的小河。而将军的马每天要到河边喝水,那么问题来了,问题:怎样走才能使总路程最短呢?认真读题,仔细思考。将实际问题中的“地点”“河”抽象为数学中的“点”“线”,把实际问题抽象线段和最小问题。从异侧问题入手,由

5、简到难,逐步深入。8二探究新知2.探究二:【变换情境】:后来将军把家搬到了河的对面,若还是要带马先到河边喝水,然后再回家,应该怎样走,才能使总路程最短呢?(1)【转化】:你能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吗?(2)【展示】:让学生猜想,并画出图形。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作法(尽可能多),分别展示各小组的作法。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3)【度量】:如何才能判断哪种猜想是正确的呢?(测量一下)在几何画板中【回答】: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已知:直线L和同侧两点A、B求作:直线L上一点C,使C满足AC+BC

6、的值最小。【学生展示】:作法1:作法2::作法3:【学生反思】:第1种作法是利用“垂线段最短”,得到AC最短,利用“学生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展示多种方法,产生思维冲突,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学习欲望。8分别度量出AC,BC的长度,并计算AC+BC。让学生观察数值如何变化。并反思各自的作法是否正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到BC最短,但不能确定AC+BC是最短的。第2种作法只能说明在河l上取一点,到A、B两地的距离相等,也就是AC=BC。不能说明AC+BC最短第3种作法应该是正确的。二探究新知3.解决问题

7、【追问】用第3种作法的同学,你们是怎样想到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的?为什么要作对称点?如果做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就是把点B移到了另一侧,而且满足了BC=BC’。其实直线L上所有点到B和B’的距离都相等。也可是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L就是线段BB’的垂直平分线,而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利用轴对称将同侧线段和最短转化为异侧线段和最短问题。借助轴对称,把折线转化为线段的长来求解。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做法的正确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体会轴对称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丰富数学活动

8、经验。(4)【推理论证】:如何证明AC+BC最短呢?【提示】:没有比较就不会产生大小。通常我们要在直线上任另取一点C'(与点C不重合),只要证明AC'+BC'〉AC+BC即可。认真观察,思考,要想确认AC+BC最短,可以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C’(不与点C重合)1.独立纠错2.兵教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法的正确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动画演示,从特殊到一般地验证了前面的结论。8老师动手操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