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案郭苏会

《桂林山水》教案郭苏会

ID:36018961

大小:24.3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28

《桂林山水》教案郭苏会_第1页
《桂林山水》教案郭苏会_第2页
《桂林山水》教案郭苏会_第3页
《桂林山水》教案郭苏会_第4页
《桂林山水》教案郭苏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桂林山水》教案郭苏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桂林山水一、教案背景: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①教学卡片。②搜集图片或制作课件。(课文配音的桂林山水风光图片,各种形态的漓江水、桂林山的图片资料)二、教学目标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②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④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三、教材分析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

2、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于是很自然地产生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欲望。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二是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四、教学方法:以朗读代替讲解,欣赏桂林山水的美。对照课文欣赏百度视频及图片,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手法,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入情入

3、境地去读去体会山水自然之美。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百度视频】桂林山水漓江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U5NDQ4OA==.html通过链接放映图像,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二、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百度视频】桂林山水课文范读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0NTUyMTI=.html“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

4、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1、自读全文,学习字词。2、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察图画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

5、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3、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

6、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4、仿照课文,写句子。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啊,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四、巩固识字,练习书写漓:注意右边的写法。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瑕:可与“假”进行比较。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出示生字卡片:波澜壮阔无暇兀立攀登山峦屏障连绵不断罗列竹筏第

7、二课时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①导语:桂林的水那么美,那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②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③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看课件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模仿句式练习,说说像什么。比如:还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

8、,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特点之三“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