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习题(含解析)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习题(含解析)

ID:36063558

大小:548.74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03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习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习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习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习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习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习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永春一中高二年期中考历史科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夏、商、周三代更替的事实,使周人不得不怀疑“天命”的永恒,对此,《尚书》记载:“天命糜常”、“惟德是辅”。这说明A.孔子继承了夏商周的主流文化思想B.《尚书》是研究此历史的唯一证据C.西周确立的宗法分封制具有优越性D.周人认为天命、道德是治乱的关键【答案】D【解析】“天命糜常”、“惟德是辅”说明西周时期还是相信天命,道德治理属于辅助,D正确;孔子主张“仁”和“礼”,不是对于夏商周主流思想的继承,A错误;B中唯一证据说法错

2、误,《尚书》属于二手史料并不是唯一证据;材料论述的是治理国家思想,不是制度,C错误。2.“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忽视等级差别)等。”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墨家D.墨家、道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百家争鸣。材料体现了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的区别。仁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家的兼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所以答案选B选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墨家3.据《汉书·百官公

3、卿表》载,西汉自宣、元以后,任职丞相者共18人,其中就有14人以明习经学起家。上述现象(  )A.是“独尊儒术”实施的结果B.表明儒学已成为正统思想C.说明丞相素质得到了提升D.有助于广大平民参与政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代丞相大多是儒生,这是西汉武帝实行的“独尊儒术”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丞相的身份,而不是反映儒学已成为正统思想,排除B。丞相素质得到提升表述过于片面,与材料主旨强调汉代丞相大多是儒生不符,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有助于广大平民参与政治,而是强调汉代丞相大多是儒生,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西汉自宣、元以后

4、,任职丞相者共18人,其中就有14人以明习经学起家”,运用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4.王守仁也谈“格物致知”,但他所说的“致知”是“致良知”,“格物”是“正行”,“格者,正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这说明王守仁A.主张用伦理道德去规范自己的行动B.认为人的意念是天地万物的本原C.批判程朱理学否认孔孟的至高权威D.承认个人私欲倡导个性自由发展【答案】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王阳明思想主张出发,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得出用伦理道德去规范行为的结论。5

5、.儒家提倡土葬、厚葬,认为人死应入土为安。但宋代却出现“贫下之家,送终之具,唯务从简,是以从来率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势难遽革。”由此可知A.经济发展推动丧葬习俗变化B.宋代儒家伦理体系受到冲击C.传统习俗受到现实因素制约D.土葬习俗在宋代以后被放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富人可以土葬、厚葬,而穷人只能火葬、薄葬,这是受经济现实制约的,即材料意在强调传统习俗受到经济现实制约,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和材料主旨恰恰相反,不符合题意,排除;宋代是宋代儒家伦理体系强化时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土葬习俗在宋代以后仍然存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6、故本题选C。6.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发挥市场的作用以促进商品流通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答案】B【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当谷物贵的时候,即使皇帝禁止高价,由于商人惜售,价格依然高,反之亦然,不如让市场来自动调节粮价,说明王夫之主张发挥市场的作用以保持物价的稳定,故B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工商并举的内容,A错误。材料主张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不应过多干涉物价

7、,C错误。材料未提到征收工商税,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经济思想。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的大意,即政府干涉不能起到稳定物价的目的,即可选出正确答案。7.“中土医书,方论浩繁。每论一病,必浮举阴阳五行,缠绕不休;每用一药,必为色香形味,分配脏腑。更或高谈脉理,妄事神巫。”这说明中医A.具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B.诊断和治疗带有迷信色彩C.不受重视,医生地位低下D.发展受到阻扰,作用较少【答案】B【解析】“阴阳五行”“神巫”说明古代中医治疗从阴阳五行诊断,借助神学巫术进行治疗,体现出诊断和治疗的迷信色彩,B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