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意图 余嘉文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意图 余嘉文

ID:36074907

大小:3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4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意图 余嘉文_第1页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意图 余嘉文_第2页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意图 余嘉文_第3页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意图 余嘉文_第4页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意图 余嘉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意图 余嘉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意图【设计理念】  在网络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条件下,体现学生在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浏览、比较、感悟、加工的同时进朗读、精思、吸纳、交流的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领悟桂山水的特点及作者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设计特色】  情境生动,信息丰富,平等交流,自主探索,以读促写。一、复习导入你能把这些词语读准吗?【幻1】出示以下词语: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连绵不断教师:同学们读得真响亮!你知道这些优美的词是出

2、自哪篇课文吗?——《桂林山水》【幻2】出示课题,并出示一张亲身游历桂林的照片。【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词语,再一次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出示亲身经历的照片,让学生初步感悟到祖国河山的壮美,对桂林山水更有亲切感,产生对文章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朗读、理解打下良好基础。二、整体感知,领略美感老师也去过桂林,你去过吗?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陈淼游玩桂林山水后所写的这篇文章。他是怎样运用语言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桂林山水跃然纸上的呢?【设计意图】7学生在看、听、读、想中,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美,欣赏了课文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3、学习目标的交流与确定,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收获,学习更主动。三、精读第二自然段,品味语言1.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余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感受桂林的水。一边听,一边发挥想象,看看脑海里浮现什么画面。【贴:发挥想象】【幻3】教师配乐,朗诵第二自然段2.刚才,你脑海里都出现怎么样的水呢?生说到哪就随机点击图片,并要求学生读好句子。(个人读、男女生读、小组读)你脑海里都出现怎么样的水呢?【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幻6】教师引导——你看,漓江的水很静,听不到水流动的声音,看不到水流动的样子,就像一面——(大镜子)

4、。你能读出这种静吗?评价语:好静啊,使人感到周围一片宁静,我听出了你不忍心打破这静谧的环境的语气。谁再来读一读?女生读一读你脑海里都出现怎么样的水呢?【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幻7】教师引导——漓江的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可以看见游过的鱼儿,好清啊,令人意想不到,读出惊讶的语气。男同学试一下,谁来试一下?7评价语:好清啊,我仿佛捉到了那条小鱼了。我真想尝尝这清澈的水啊!听起来这水好像还比较浑浊,谁再来试一下?你脑海里都出现怎么样的水呢?【出示】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幻8】教师引导

5、——你看,两岸的树郁郁苍苍,倒映在水中,这水真绿啊,咱们一起感受一下吧!评价语:在我眼前仿佛有块碧绿的价值连城的大硬玉。漓江的水与其他地方的水一样吗?陈淼是怎么说的?【出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幻4、5】教师引导——“波澜壮阔”说明了水声势浩大,我们应该读出气势来,“水平如镜”说明水很平静,应该读出静,这两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美,读出赞美的语气,“从没看见过”说明作者第一次看见,表示惊讶。我们试着把这三种感觉都读出来吧!评价语:同学们跌宕起伏的语气让老师仿佛身临其境,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谁愿意再试一下?3.谁来总结一下漓江水的特

6、点?——静、清、绿【板书】4.这三个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是用什么标点符号隔开的?——分号【贴:品味词句】这样写是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句【贴:表达方法】什么叫排比句?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近、结构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75.我们也来说一个这样的排比句好吗?先跟同桌讨论,看如何把这个句子说好。【幻9】公园的花真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公园的花真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公园的花真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

7、___。6.漓江的水美,作者也写得美,还得靠我们读得美呀。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遍吧!(根据提示,齐背诵)【幻10】【设计意图】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是半扶半放,通过让学生自读、质疑、讨论,让学生充分理解漓江水的特点。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描述,对桂林山水喜爱和赞美的感情被充分激发,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了沟通和共鸣,从而使感情朗读课文做到投入而声情并茂。这里着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感情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这一环节中,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容量大的优势,让学生快速浏览,畅所欲言,加深对漓江水的感性认识,最大限度地调

8、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灵气与悟性。以感情朗读、平等交流作为主要手段,体现师生平等互动的关系。四、自学第三自然段,品味语言我们刚才通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也抓住了【品味词句】去体会,还欣赏了作者的【表达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