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记公开课

墨池记公开课

ID:36127599

大小:936.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06

墨池记公开课_第1页
墨池记公开课_第2页
墨池记公开课_第3页
墨池记公开课_第4页
墨池记公开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墨池记公开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前准备:1、准备出《金榜》。2、自由朗读《墨池记》,读准字音,回顾内容。墨池记曾巩1、熟读课文,会翻译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文言句式。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旨,品味文章语言特点。复习目标1、本文选自《》作者,字,朝家。他是之一。是北宋初期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受欧阳修提拔,主张朴素平实的文风。2、王羲之代著名书法家。后人评他的笔势说,”,并称他为“”。记住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曾巩集》作者曾巩,字子固,北宋朝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初期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受欧阳修提拔,主张朴素平实的

2、文风。2、王羲之晋代著名书法家。后人评他的笔势说“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并称他为“书圣”。记住文学常识记是古文中一种不定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而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了解“记”读准字音王羲之洼然徜徉楹间肆恣强以仕读准字音王羲xī之洼wā然徜cháng徉yáng楹间yíng肆sì恣zì强qiǎng以仕墨池记(曾巩)(北宋)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

3、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翻译课文,积累词语。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

4、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一、解释下列划线词语。⒈以临于溪⒉岂信然邪⒊则学固岂可以少哉⒋被于来世者何如哉靠近确实本来影响课堂检测二、辨析下面词语的意思方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然有地隐然而高岂信然邪?方形当……时候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及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而因以及乎其迹邪书羲之之书晚乃善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能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夫人之有一能赶得上推及书法写能够专长,擅长三、翻译下面文言句子。⒈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⒉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原来也是自己勤学苦练取得的

5、,不是天赋所致。难道他喜爱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把它埋没,而因此推广到他的遗迹吗?1、“墨池”在什么地方?怎样的形状?有什么典故?作者相信这是真的故迹吗?2、作者认为王羲之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3、抚州学官王盛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间并邀曾巩为墨池作记的目的是什么?4、曾巩想借墨池的传说阐明什么道理呢?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吗?合作探究文章主题:文章以记为线索,以论为中心,阐明要想成功,必须刻苦努力学习,尤其是在道德修养上要达到很高成就者,更不能废学的道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