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说课稿

《溶洞》说课稿

ID:36139183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6

《溶洞》说课稿_第1页
《溶洞》说课稿_第2页
《溶洞》说课稿_第3页
《溶洞》说课稿_第4页
《溶洞》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溶洞》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溶洞》说课稿武胜关镇中心小学黄金鑫各位领导,教师们,感谢中心中学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互相交流、学习、了解、促进。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三单元《地面形态的变化》中的《溶洞》一课。下面我作为大家的一员,欢迎大家多提意见帮助我进步。一、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溶洞是奇特的自然景观。第二部分、溶洞的形成。第三部分:钟乳石及石笋石柱的形成。因时间关系,只选取了一、二两个部分作为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与《升高的河床》,《沙尘暴》,《唐山地震》等几课在本单元中同处并列地位,均是围绕《地球表层的变化》这一单元设计的。二、教学

2、重难点:应用类比推理对溶洞的形成进行推测。三、教学目标:1、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的想象,并应用类比推理对溶洞的形成进行推测。2、探究中能够与人合作、积极交流。通常我们都将教学目标设置成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但在实际运用中大多有些假、大、空,一节课能完成两维目标已属不易,也不是一节课就能改造学生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如果一节课中连基本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5都完成不了,又怎能保证学生的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呢?并且很多教师在讲教学目标时大多昙花一现,一带而过,学生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所以本节课立足

3、于实际,只设定了两维目标,并让学生读,留下时间去思考,让老师学生都知道这节课的任务。四、教学教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究大自然的秘密,合作建构适应新世纪的本领”的教学指导思想,简约的说就是“引探一合作”教学法。科学教师的角色要转变为学生科学探究的“引导者”、“组织者”、“决策者”和“促进者”。学生的角色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小科学家”。学生角色转变的关键是教师,科学教师能否真诚地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小科学家,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科学课上自己像科学家那样大胆地做科学

4、,这是科学课教学能否成功的最基本保证。此外,高效课堂的构建,不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而是要有目的的主动指导学生学习。教师要培训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观察、质疑、调查、探究,在快乐中学习,小学科学更是如此。因而本课主要采用激趣法、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比较推理法。拟定了“观察、猜想、实验、结论”,四步探究法。简称为“看、想、做、议”四字探究法。五、教学手段一堂科学课是有多个实验活动—问题—实验活动组成的,本课5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投影、电视、录像、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

5、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六、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滴管、烧杯、稀盐酸、石灰石、鹅卵石等。2、教师准备:(1)有关溶洞的声像资料。(2)溶洞及的成因课件。七、教学流程1、情景导入,欣赏溶洞。通过多媒体再现自然美景,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用感性材料形象地展示不同的钟乳石的特征,便于学生观察比较。2、大胆想象,激发思维美国教育家布鲁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标准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清代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通过两个猜一猜环节

6、,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实现由“无疑”到“有疑”的状态。交流猜想的环节是个假设的环节,“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有什么依据吗?”追问学生,使学生的思维集中,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又使学生相互之间受到启发,为后面设计的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3、指导实验,深入探究实验是科学的生命线,倡导实验和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是当前小学科学课改的理念。5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应用类比推理对溶洞及钟乳石的形成进行推测。实验本课的重点环节,我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说实验现象,

7、说明了什么?追问:“由此又想到了什么?”所有的实验,尤其是模拟实验之后都要有一个推想的过程,因为实验毕竟不是事实,追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用实验现象推想溶洞及钟乳石的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科学发明绝不是“走马观花”的结果。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要带着具体的目的去感知,避免实验中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这样才能观察的更准确、更全面、更细致。4、交流汇报,总结成果学生回忆以上实验,小组交流推断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汇报中,引导学生注

8、意倾听,并把小组研究与本组做对比,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记录有价值的发现,积累别人的发言,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在最后形成结论时,我把两个结论归纳为一首“石灰岩层在山中”的小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掌握,有一位特级教师总结:教师就是化难为易的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是最大程度的减轻学生负担。5、观看视频,加深理解利用视频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