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明的进步》教学设计2

《物质文明的进步》教学设计2

ID:36139372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物质文明的进步》教学设计2_第1页
《物质文明的进步》教学设计2_第2页
《物质文明的进步》教学设计2_第3页
资源描述:

《《物质文明的进步》教学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9课物质文明的进步一、学生活动1、自读教材,掌握近代中国物质文明出现“之最”“第一”(应注意时间、地点、地位。)时间7分钟。之后互帮互助、互问互答3分钟。书写“自主学习引擎”,完成知识结构,学生进行板练接力赛。(分2个组)2、简要分析近代物质文明的进步性。要求做笔记。3、小组探讨: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西方传进来的?培养分析问题,认识、解释历史问题能力。4、根据情况,可以谈从教材、学习受到的教育、启示或说自己学习的过程。二、教师活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呈现学习目标。2、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学习后,教师归纳

2、一句主要出现在:沿海、城市。3、教师提供感性图片,直观进行古、近比较,提供材料,分析问题。以铁路为例,进一步加以说明:科技是生产力,使得物资流通、促进经济发展,信息传播、观念改变等。认识近代中国科技落后主要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可联系思想压制“文字狱”,教育内容“八股取士”,闭关锁国,专制制度,缺少科学思想,社会环境方面如捣毁民族工业工厂等方面分析。4、设计检测习题,并进行价值观教育。三、教学过程(一)、标与学1、创设情境:坐过汽车、火车、轮船否?打过电话、电报、看过电影没?举手,没有见过用过的?中国何时出现的呢?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2、围绕

3、“学习目标”第一个目标,进行自主、互助学习(10+3分钟)3、简单归纳一句:近代中国物质文明最早出现在沿海大城市,有钱人(二)、当堂练习检测当堂检测(100分)(另见课堂练习检测题)(三)、材料分析与历史探究(10分钟)1、直观展示,图说历史,穿插讲三个小故事:A:1861 年,湖北巡抚胡林翼来到安庆长江边,观察过太平军阵地后,得意地对诸将说:太平军看似兴盛,但我们已稳操胜券。正说间,有两艘外国轮船出现在江中,迅如奔马,胡见此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坠于马下,周围人把他弄醒,问胡大人怎么了?胡林翼醒来第一句话就是“天要变了”。不久抑郁而死。李鸿章言:“

4、三千年未有之变局……”B:电灯刚刚在上海出现时,有人不知电灯发光原理,以为与炭火、柴火无已,伸出长长的烟杆在电灯上点烟C:慈禧照酷爱照相,一生共留下七、八百张照片,现大都存故宫博物院。。2、材料分析,铁路影响。(做笔记,得20分)3、合作探讨:假设没有汽车、轮船、火车,没有照相、电影、电视,没有电灯、电话、电脑,将……。出示《世界重大发明成就》表(另见表二),小组讨论。思考:为何中国近代落后了?(至少分析出3点,30分)四、分享认识与启示:(1)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和世界的面貌。(2)中国近代物质文明的进步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征服、侵

5、略中国的过程中获得的。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洋务运动后。(3)中国近代物质文明最早引进在沿海城市。内地与农村发展仍然很缓慢。(4)中国古代有伟大四大发明,但是近代却显然落后了,应该认真思考其原因。(5)我们要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珍爱文明。做文明的现代人!附:问题参考答案1)如果一个地方有铁路,就好像人的身体的血脉流通一样,手脚灵敏…… 如果这个地方没有建铁路,就像中风麻痹的人一样,半身不遂,举动不灵,如果有意外事故,没有办法自助,只能任别人悔辱,而没有能力反抗。2)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些闭塞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6、。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的进程。根据材料归纳铁路对推动现代化有何积极影响?促进经济交流;有利于经济繁荣;有利于知识传播和信息流通;推动中国传统社会进一步解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