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1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1

ID:36139572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6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1_第1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1_第2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1_第3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1_第4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能翻译课文。2、理解孟子“浩然正气”的基本内涵,学习孟子运用比喻、寓言和典型事例进行论辩说理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字、词、句,疏通课文。2、加强诵读,整体感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孟子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孟子“浩然正气”的基本内涵,并从中借鉴立身处世的策略。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感知背景本篇孟子通过对话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善养浩然之气。他提倡浩然之气和大丈夫气概。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

2、的而产生的。一个人做事情只要合乎道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这种气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面对生死的抉择,他们为民族、为人民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这种浩然之气,凝成了我们民族不屈的气节和尊严。二、积累文言基础知识:1.单音字恶(wū)乎长馁(něi)不慊(qiè)闵(mǐn)其苗揠(yà)苗槁(gǎo)畎(quǎn)亩傅说(yuè)胶鬲(gé)拂(bì)士2.通假字(1)行有不慊之心(通“惬”,惬意)5(2)往送之门,戒之曰(通“诫”,告诫

3、)(3)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4)困于心,衡于虑(通“横”,横塞)(5)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6)往之女家(通“汝”,你)3.古今异义(1)无是,馁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2)今日病矣(古义:疲累,今义:疾病)(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古义:奋起,今义:干,做)(4)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义:男子,今义:女子的丈夫)4.词类活用(1)以其外之也(名词作动词,把……看成身外之物)(2)必先苦其心志(使动用法,使……困苦)(3)丈夫之冠也(名词作动词,举行加冠礼)5.特殊句式(1)助之长者,揠

4、苗者也判断句(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状语后置句(3)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定语后置句(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动句三、布置作业:1、积累到作业本上2、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第二课时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一)第一则:1、何谓“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形态“配义与道”——性质2、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什么问题?(用原文回答)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3、义和气是什么关系?(用原文回答)(1)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5(2)是集义所在者,非义袭而取之也。(3)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5、。4、揠苗助长的寓言有何作用?现在是什么意思?孟子借助这个故事是想要说明浩然之气是靠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因此,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但也不妄自助长它。现在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5、“浩然之气”的定义对我们人格的修养有什么启发?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道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合乎道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此为“直养”;若行事无道和义,气则萎靡不振,就会丧失气,此为“害”。小结:所谓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本则中所谓的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一种由长期修养道

6、德,践履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已毫无愧怍的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孟子的战斗性正源于自身充盈着的浩然正气。他用这正气去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去唤醒民众向罪恶统治作斗争。浩然正气贯穿在他一生的全部言行之中。(二)第二则:1、本章关键词是什么?论题是什么?关键词是大丈夫;论题是何谓大丈夫。2、何谓大丈夫?(用原文回答)孟子认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3、本章开篇提到非常厉害的两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公孙衍和张仪

7、,景春是如何看待公孙衍和张仪的?孟子认为他们称得上“大丈夫”吗?景春是从内心里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的。他判断大丈夫的标准是张仪、公孙衍他们表现在外面的威势和个人的为所欲为。孟子认为公孙衍和张仪不是大丈夫。情感上是不认同二人的行为的。说了“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4、历史上哪些人可以称上大丈夫呢?精忠报国的岳飞、南宋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亮剑》中的李云龙等。5、浩然之气与所谓大丈夫的气节,它们的共同点在哪儿?浩然之气也好,大丈夫的气节也好,凸显的都是对仁义道德的持守和坚定的践履。5小结:孟子借女子出嫁当顺从丈夫的

8、事例,讽刺公孙衍和张仪通过阿谀苟容来窃取权势,不是真正大丈夫该做的事,并明确地阐述了什么是大丈夫。(三)第三则:1、孟子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都来自社会底层,都出身贫贱,都经过艰苦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成就一番大业。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