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 教案 1

《空城计》 教案 1

ID:36139654

大小:32.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空城计》 教案 1_第1页
《空城计》 教案 1_第2页
《空城计》 教案 1_第3页
资源描述:

《《空城计》 教案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空城计罗贯中教学目的: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2.学会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培养对文学名著的鉴赏力。3.激发阅读、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孔明的“三笑”和他的“空城计”得以施计成功的原因。教学难点: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学生静听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教师:听着这悠扬而凝重的歌声,我们仿佛翻开了三国历史的画卷,走进了那金戈铁马的古战场,感受了那刀光剑影的惊心动魄。这一个个的英雄讲述了一段段三国时期谋士们斗智、猛士们斗勇的动人故

2、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空城计》中,见识一下诸葛亮过人的智慧和超人的胆略吧。二.听课文录音朗读,扫清文字障碍,熟悉内容三.复述故事梗概,概括故事情节教师简介小说的一般常识,本文虽是节选,但情节完整,按小说的情节发展,可把课文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清文中有哪些角色,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来复述、概括。学生发言后,教师板书:人物和情节的关系3开端司马懿(逼)↓发展结局诸葛亮(释)→计←(施)诸葛亮↑(中)司马懿高潮一.品析情节1.老师:同学们说这个故事写得好吗?好在哪呢?2.

3、学生各抒己见,点评文章好处。第二课时一.合作探究,品析人物1.故事里出现了三个人物,重点刻画的是哪个人物?看插图,再看黑板上班上的小画家画的图,指着画中凭栏弹琴者问学生:这是谁?在干什么?旁边还有哪些人物?2.孔明的神态是怎样?请问课文里写到了孔明的几次笑呢?请你找出有关笑的词语。3.孔明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你能揣摩出他当时的心理吗?请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4.通过这三次笑,我们联系课文发生的故事,孔明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说说理由。5.同学们各抒己见,还能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来回答,而且说得有理有据,非常好。那么孔明的对手司马懿又是一个怎

4、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要结合课文中对他的描写来谈。二.激疑深入,探究问题司马懿既然是一个老谋深算之人,那他为什么会中了孔明的计?孔明的空城计为什么会得以成功?请小组讨论,归纳本组意见后派代表发言。三.训练拓展,培养能力请同学们看课后练习四。这段话是京剧《空城计》中的一段唱词,是诸葛亮“登楼抚琴”3,唱给司马懿听的。仔细读一读,结合课文内容,替司马懿写一段话来回应诸葛亮。大家应该抓住司马懿答司马昭的话,以及诸葛亮释计时对司马懿的评价,揣摩其心理,尽可发挥想象。学生稍作思考,堂上写作,然后发言。四.结束语《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空城计

5、》只是编者给我们精心节选的精彩片段之一。小说中还有许多生动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学们课后有兴趣阅读吗?板书设计:孔明三笑:笑容可掬→抚掌而笑→拍手大笑镇定自若侥幸自豪故作轻松如释重负嘲笑人物形象:孔明:足智多谋、临危不惧、神机妙算司马懿:多疑自负、老谋深算对比衬托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