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_教案1 (2).doc

空城计_教案1 (2).doc

ID:49036643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7

空城计_教案1 (2).doc_第1页
空城计_教案1 (2).doc_第2页
空城计_教案1 (2).doc_第3页
空城计_教案1 (2).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空城计_教案1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空城计【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生字,读顺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教学重难点】1.初步情节完整,有条理地复述课文内容。2.初步感知人物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读过小说《三国演义》吗?(或看过《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或听过有关《三国演义》的故事)谈谈你了解的故事情节和你最佩服的人物。为什么佩服诸葛亮?诸葛亮有没有失误?有没有同学了解马谡“失街亭”的故事,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教师独白)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领30万大军伐魏,势不可挡。魏国都督司马懿不与蜀军正面交锋,而准备夺取街亭要道

2、,断蜀军粮道。街亭丢失,蜀国十分被动,诸葛亮分拨兵马,准备退回汉中,急报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夺西城,诸葛亮将如何应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节选字小说《三国演义》的课文——《空城计》。(二)自由读文,扫清字词障碍,1.生字:“帚、丞”字音;“谨、慎、卸”字形。2.书写生字(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自由读文,指名4人读文。2.简单介绍小说的结构特点:小说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3.那么此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别怎样呢?4/44.请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说——简单并且条理清楚地复述训练(

3、重点夯实故事开端与发展中的几个要点:开端(实力对比);发展(三个不许与他的喝酒弹琴))(四)小结仅仅了解了故事情节,这个故事听的过瘾吗?当我们将人物、事件由文字变成画面,仿佛在头脑中放电影的时候,故事就格外有意思了。下节课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深入的学习课文,看看是不是更有意思。课下可自主阅读《三国演义》相关部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对人物和故事有自己的评判,通过人物的代换,理解智慧和勇气的内涵【教学重点】通过深入读文,感知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尝试合理想象创造性复述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指名简单复述课文,回

4、忆文章主要内容。(二)小说写了哪几个人物?你喜欢哪个人物?1.你为什么喜欢诸葛亮?他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呢?(足智多谋、考虑周到、聪明机智、沉着冷静)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文中哪些语句和情节体现了这些特点?引导学生回到课文,找出能体现诸葛亮性格的句子或情节。句子一:在这千钧一发之时,诸葛亮却表现得比往常更加镇定。他对惊慌失措、面如土色的守城将士们说:“你们不要害怕,我早已料到司马懿会孤军深入的,我不是已经派魏延率兵下了吗?为的是堵住司马懿的后路,好狠狠地打他。我是故意留下这座空城来引诱司马懿进兵的。”(1)学生自主汇报。

5、4/4(2)惊慌失措、面如土色是什么意思?这里指的谁?(守城的将士们)而诸葛亮却是?(比往常更加镇定)(3)谁来读读诸葛亮对守城将士们说的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诸葛亮说的话是真的吗?他这样做是为了?(稳定军心)(4)指导个性化朗读。师评价。总结:在安定了军心后,他又做了些什么?点读2自然段。(布置城门)句子二:诸葛亮坐在城楼之上,满面笑容,喝酒弹琴,轻松自如,没事人一般。(1)学生自述观点。(2)这里你最佩服诸葛亮的什么方面?(镇定自若)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轻松自如、没事人一般)(3)设置情景朗读:司马懿的15万

6、人马即将攻城之时,诸葛亮心理忐忑吗?他……如果计谋被识破,他们将面临城破,活活被擒的命运。诸葛亮知道吗?他仍然……这就是一代大将的风采,面对这样危急的关头依然镇定自若。(4)小结:诸葛亮的计谋成功了没有,请大家接着往下读。诸葛亮还有什么值得我们佩服的地方?(知己知彼,知道司马懿对他非常了解,知道他平时不会随意冒险。)句子三:诸葛亮见司马懿的兵马撤退了,心中好像卸下了千斤石块,不禁拍手大笑起来。(1)学生自主汇报。(2)对比上句,体会两处“笑”一样吗?(不一样,前者是为了计谋而假装出来的笑容,而此时是在心头卸下千斤巨

7、石的笑容。)(3)齐读该句子。(三)司马懿也是一个关键人物。他的性格如何,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读文大胆表达,教师指导:观点+理由地表述。(四)小组排演课本剧,练习创造性复述。通过深入人物内心,我们发现,这个故事这些人物在我们的头脑中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可以有合理的扩充。小组表演。评价表演。可以结合自己的表演感受,借鉴他人的好的发挥,尝试在上节课说明白的基础上,将这个故事说得生动形象。(五)拓展并总结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通过这篇小说的学习,我们对

8、空城计有了深入的了解,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施计的是司马懿而不是诸葛亮,这场战争能成功吗?4/4(学生各抒己见。此环节目的是让学习再一次思考人物的言行是由人物的性格决定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空城计”作深入探究,正确看待“空城计”。明白只有诸葛亮才有此胆略,敢施“空城计”,但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实力。)总结:《三国演义》是一部成就很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