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季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2017春季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ID:36141908

大小:3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06

(2017春季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_第1页
(2017春季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7春季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1、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能力和归纳能力。2、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通过唐文化对各国影响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教学难点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如此频繁的原因,以及它与当今的开放的区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指出:唐朝时期,许多外国使

2、节远道而来,向中国皇帝进献他们的珍稀宝物。上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盛唐的繁荣气象,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唐朝的对外关系。【讲授新课】一、遣唐使过渡:我们首先学习唐朝时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的交往。请学生就下列问题合作学习“遣唐使”部分。首先我们学习唐朝时与日本的交往。唐朝时与日本交往很密切,并且中国唐文化对日本产生重大影响。探究问题:1、从什么时候开始日本有使者到中国来?2、唐朝时遣唐使来中国基本概况。3、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政治、生活有影响吗?4、日本对唐朝是如何评价的?(从文献资料中提出问题)二、鉴真东渡唐朝到日本去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谁?他什么时候去的?

3、他东渡日本第几次才成功?教师活动:展示《鉴真坐像》:1、针对学生关心的鉴真六次渡海,让收集了这一资料的同学复述鉴真渡海故事(或教师介绍);2、师引导学生读20页的“曾回国‘探亲’的鉴真坐像”让学生明确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对中日文化传播使者鉴真的敬意和怀念他。塑像回国“探亲”说明中日人民传统友谊代代相传。三、玄奘西行过渡:你知道玄奘哪些故事吗?讲述玄奘决定在集纳天下名僧的法门寺——这一片莽莽苍苍(人才济济)的大林子,苦心潜修,研读佛经,终成一代名僧的故事。教师活动:设置问题①那么玄奘是何时去的天竺?他为什么要到天竺去?他去的顺利吗?他在天竺有何成就?他回国后又

4、有什么重大成就?教师设置上述问题后,让学生读课文,探究这些问题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唐太宗时,成为那烂陀寺著名的佛学大师,带回并翻译大量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亲历的110国,传闻的28国情况。内容丰富生动。)教师活动:教师让学生翻到课本21页,观看《玄奘》人物画像:①介绍玄奘从印度学成后归国的情景。比较探究:同学们对《西游记》这部小说非常喜爱,想一想书中唐僧的描写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不同?学生活动:各抒己见,教师引导: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从这点上是相同的,至于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则都是

5、虚构的。小结:教师置疑:今天我们学习了唐与日本、天竺的交往事实后,想一想,为什么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如此繁盛?它与当今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区别?(1)唐朝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畅通(2)唐朝对外交往十分频繁,但封建时代的交往,多在政治、文化方面,经济交往的比重还很小,相互间的赠品和回礼,与当今的国际贸易无法相提并论。在我们为祖先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我们也应该像唐朝那样,与各国友好往来,吸收先进文化,与世界同步发展,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